如上所述,這是另一篇痛斥文章,旨在讓仍在常用的百度百科中的童鞋更加警惕。
——————————————————————
截至2015年5月,百度百科已收錄超過1155萬條詞條,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百科平臺,也是眾多人的新聞收藏平臺之一。
但是,只有有針對性,才能知道是好是壞。相比全球最大的維基百科,百度百科還是一張殘破的圖片。
要評價百科全書詞條解釋的可靠性,首先要看文字是否準確,是否有據可查。二是文字是否中性,沒有個人情感,不影響網友的客觀評價。
雖然兩部百科全書一般都有標注,但要求文字可以考證,有可信的出處。但是兩者之間的控制程度有明顯的差異。
維基百科要求證據必須是公開令人信服的出版機構,如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期刊、書籍,大學水平的教科書、雜志、期刊、知名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主流媒體。而論壇、博客等代表個人言論的網站,則被視為不可信來源,禁止收錄。
百度百科就像一切都被原諒了一樣,只要他相信來源的正確性,就像他相信自己的帖子一樣。
而且文中引用的次數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證明詞條解釋的準確性和全面性。作者在百度百科和中國維基百科上搜索關鍵詞“姚明”,查看文本下面的引用次數。
百度百科共有32篇參考文獻。
維基百科是指82篇文章,是百度百科的近三倍。
維基百科通過鼓勵人們添加新聞來源來討論觀點,并強制文案包含越來越詳細的參考資料,進一步保證了準確性。
決策文本準確性的另一個因素是審計系統。
首先維基百科不做評論,文字實時更新。更新后的文本能否長期保存,取決于其新聞來源是否充分和可驗證,理據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則保留,否則將被更可靠的文本取代。所以維基百科上的文本是維基人通過不斷更新和討論達成的共識或暫時共識。
研究表明,與大學水平的教科書相比,維基百科的準確率為98%。
百度百科實行先審核后發布,有機器審核,也有內審員審核。機器審計無法準確識別材料的可信度和準確性,往往會使一些原創或誤導性的文本容易通過。
但由于審計人員的水平和專業程度不同,審計的標準也會不同,個人偏好和利益的關聯會使不同傾向的分錄通過率不同,甚至會出現惡意篡改分錄的情況。正因為如此,百度百科文本的發布受到控制,用戶看到的詞條解釋只是審核員認為正確的文本。
從這個角度來看,百度百科的詞條解釋存在“準確”和“中立”的大問題。
首先,百度百科對政治敏感文本的審查極其嚴格,以免出現“攻擊政府”的行為,因為這部分相關詞條有失偏頗,違背中立。當然這沒什么不好,因為環境。為了保持中立,維基百科被許多國家審查和禁止。
其次,百度詞條使用的詞語不是中性客觀的,而是感性含蓄的。比如下面是百度百科對維基百科的描述。
其中使用了情緒明顯的三個詞:“甚至”、“不相關”、“公開”。而這句話:“因為維基百科也會對社會產生影響,很多研究生論文和一些媒體都會引用維基百科的文字,基本都是普通客戶寫的。”含蓄明顯,普通客戶寫的文本不足以作為論文的依據,而維基百科普通客戶占大多數,所以維基百科上的文本不專業。
相比之下,維基百科對百度百科的評價是比較公正的。
沒有強烈的感情用事的話,同時引用了很多評論。共參考了124篇筆記和文獻來解釋百度百科詞條。
百度百科的文字的情緒化或者含蓄化,還是一個比較隱晦的方法。有時有些條目只是簡單的軟文或硬廣告。比如,
“最好的”、“最專業的”,只是不要直接寫“我們的網站是你唯一的選擇”。
百度百科充滿軟文的原因之一是商業性。
百度百科是為百度搜索服務的,是一個賺錢的平臺。對于一個在廣告費這條路上已經瘋掉的巨頭來說,百度百科上出現廣告并不奇怪。
第一個是百度自己的廣告,通常是詞條頁面右側的宣傳鏈接。
其次,涉嫌百度默認廣告。經常出現在醫學術語中,表現為普通客戶的術語不通過,而私立醫院的術語通過,文字可能有誤導性。具體例子就不說了。據說百度現在加強了醫學術語的注意標準...
再次,由于百度百科在百度搜索中的特色地位和審核的局限性,一些網站通過在詞條文本或參考資料中添加廣告鏈接進行宣傳。例如:
點擊進入的是這個宣傳頁面:
不要以為百度對此無能為力。其實百度tmd也是這樣!
點擊進入該界面:
沉默到了極點...
而且有些企業品牌、企業、公司會直接創建詞條,利用百度百科流量進行宣傳。例如:
為了讓這些商業詞條通過百度有限審查(百度禁止在其亮面中包含廣告詞條),有人為此寫了一個策略。
當然也有一些公關公司,在萬能的淘寶上搜索“百度百科”:
創建一個百度百科詞條的價格只有200-1500元。
至于維基百科,不代表維基百科上沒有廣告條目,但遠沒有百度百科那么猖獗。一個是維基媒體由非營利組織維基媒體基金(WikiMedia Fund)運營,主要資金來源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捐贈和美國政府的補貼。另一個是維基百科對商業條目的控制非常嚴格。比如,在新一輪打擊維基百科“水軍”的行動中,維基百科封殺了380個異常客戶賬號,并移除了這些客戶生成的210條詞條,幾乎全部與業務相關。
百度百科在規范操作上遠不如維基百科。
1.版權問題
百度百科和其他百度產品一樣,多次深陷侵權問題。相比維基百科的侵權,據維基百科統計,至少有2013篇文章。
以下是維基百科列出的一些抄襲項目:
這種侵權行為包括引用、撰寫和修改作者、標注出處、不按照維基百科約定的方法分享。而且百度百科在從版權保護網站或官方出版物轉載文本時,一般不會列出出處,也不會標注原作者或原網站的版權聲明。
百度百科使用積分制是為了鼓勵客戶錄入,積累的積分可以升級到更高的級別,從而獲得更高的權限或者兌換消費禮品。所以精神鼓勵和物質鼓勵使得部分百度百科客戶心態失衡,行為激進,出現刷分的情況。
通過大量的復制粘貼,將其他網站的文本批量創建成條目。尤其是網絡小說網站的文本被復制的最多。
這種刷過導致百度百科大量詞條自創建以來就沒有修改過。根據2013年的一項統計,百度百科平均詞條數為3.5倍,自創建以來從未修改過的詞條數占總數的50.06%,78.74%不足4倍。這進一步導致百度詞條準確率低。
維基百科要求客戶寫的文本必須是原創,其他在線百科文本不能轉載。同時,如果文本中有參考文獻,必須標明可證實的新聞來源。
百度百科長期以來經歷了無厘頭的破壞和惡搞。比如“專家”這個詞就被解釋為“吃飽了沒事干,沒做過生意。”
再比如2013年“成都”這個詞被惡搞。
當然,維基百科上也會有一些惡搞,但不會像百度百科那樣猖獗,而且由于管理員的及時回應和公眾的監督,條目很快就會改變。
其實這篇文章寫的痛斥,應該已經能夠引起人們的警惕了。畢竟百度百科是百度的百科,有內在的好處,也必然有大家熟悉的百度氣質。另一方面,維基百科更像是造福全世界的公益事業。它不是企業,沒有人會控制內容,是開放的,自由的,中立的。正因為如此,才有那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
所以在使用百度百科的時候要謹慎,或者直接用維基百科。
有人說維基百科不能貼?
不是上不去,是上不去。做點什么。
上一篇:「營銷技巧」在企業品牌毫無知名度的情況下,企業品牌初期的宣傳是如何做的?
標題:「營銷技巧」百度百科比維基百科差在哪里?? ??
地址:http://www.good-jn.cn/rwfb/6717.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