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種尷尬?
花大價錢寫的軟文發出去,閱讀量比自家樓下奶茶店的特價傳單還少?別急著猜忌人生,可能只是沒找對場景!身為在昆明混了八年營銷圈的老油條,我發現選平臺就像尋找對象——得看場合、看要求、看匹配度。今天手把手教你,不一樣場景下怎么用軟文精準戳中昆明人的心窩子!
場景一:旅行旺季搞民宿推廣,怎么讓本地游客一眼相中?
昆明四序如春,但民宿老板最頭疼的就是旺季空屋率。客歲翠湖邊的民宿主李姐找我支招,我給她定了這套組合拳:
- 小紅書+馬蜂窩:發《本地人才知道的滇池日落賞點》這一類攻略,把民宿院子拍成打卡點
- 抖音同城頁:拍30秒短視頻,重點展現步行到地鐵站的真實路線(昆明人最煩導航繞路!)
- 昆明新聞港旅行頻道:蹭著"海鷗季"熱門發《住這家民宿,枕頭都能看紅嘴鷗》
終局五一期間她家入住坦率接翻倍,尚有客人拿著文章截圖來問:"窗邊喂海鷗的坐標留給我!"
場景二:新開菌子暖鍋店,怎么讓老昆明人以為"地道"?
客歲金馬坊新開的菌菇暖鍋店,開業三個月還在賠本。我給老板老張出了個損招——
- 友人圈定向投放:只推給40歲以上、住五華區的網民,廣告詞寫:"87年國營菌菇廠老師傅坐鎮"(昆明中老年就吃這套)
- 昆明論壇美食版:發《試了8家店才敢說,這才牛肝菌的準確打開方式》,故意引戰讓本地人批評區Battle
- 美團商家故事:把服侍員采菌子的山路實拍做成圖文,重點標注"天天清晨3點從木水花商圈拉貨"
當初他家成了抖音網紅店,連電視臺都來拍"菌子季穩當食用指南"。
場景三:小微公司想打響品牌,估算不夠怎么辦?
在昆明創業的95后小陳做部族刺繡包,剛開始連工作室租金都交不起。咱們用了這三招破局:
- 今日頭條本地版:寫《白族奶奶的針線匣里藏著么秘密?》,把商品故事和少數部族文明綁定
- 快手非遺頻道:直播繡娘一針一線做包的進程,背景音放彝族山歌(轉化率比純賣貨高3倍)
- 云南網顧客端:參加"城市振興助農打算",獲取平臺流量扶持
客歲雙十一單品賣爆7000件,連省外游客都來定制婚嫁系列。
場景四:樓盤開盤要造勢,怎么讓買房人以為"非買弗成"?
北市區某新盤販賣司理王哥急得冒火:周邊五個競品同時開盤!咱們用了這些狠招:
- 搜狐核心網:發《實測數據:這一個陽臺能看長蟲山全貌》,用無人機航拍圖對比周邊樓盤視線
- 依靠微信公眾平臺:做《昆明上班族通勤時間對照》,把名目地鐵通勤時間標成綠色(神思啊!)
- 安居客話題榜:策劃"昆明人買房最在意的3個細節"投票,批評區引誘到名目賣點
開盤當天成交破百套,王哥當初見我就說:"你們那篇《陽臺觀山指南》絕了,顧客拿著文章來砍價!"
場景五:商場搞周年慶,怎么讓運動新聞刷屏友人圈?
順城購物中心客歲周年慶,咱們玩了個大的:
- 抖音挑戰賽:#尋找昆明錦鯉#,要求拍攝商場任意角落+比心手勢,點贊前十送整年霸王餐
- 昆明在線APP彈窗:運動前三天,天天上午10點彈"你附近有50份免費咖啡待領取"
- 微博本地超話:發起"順城十年回憶殺"話題,找到2015年開業時的老照片送代金券
運動期間客流量同比漲了200%,保潔阿姨都抱怨:"垃圾桶半小時就滿,滿是奶茶杯!"
寫在最后:
在昆明搞營銷就像吃米線——湯底(平臺)選對了,配料(內容)才可能出味。下次投軟文前先問自己三個癥結:
- 我的目的群體這一個時間點可可能在哪兒刷手機?
- 他們看到這條內容時是什么情緒?
- 看完之后最想干什么?
記著,沒有萬能的平臺,只有精準的場景匹配。就像你弗成以在菜商圈賣奢靡品,也別指望在財經頻道推奶茶店。把這些招數吃透了,保證你的軟文比圓通山的櫻花還搶眼!
標題:在昆明做推廣總沒效果?這5個場景教你精準選軟文平臺!? ??
地址:http://www.good-jn.cn/rwfb/94055.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