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聚集

荊楚網的荊楚網簡介

荊楚網,由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管,湖北日報傳媒集團主辦,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運營,是經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批準的湖北省唯一的重點新聞網站,現已獲取互聯網信息服務(ICP)經營許可證、互聯網廣告經營許可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廣播電視節目經營制作許可證,并擁有互聯網出版等資質。荊楚網作為主辦單位新聞資訊的網上出口,通過漢字、圖片、音視頻、論壇、博客、微博、播客、手機、網上直播等多種手段,每日24小時向全球網民發布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的信息。2013年,荊楚網躋身全國省級重點新聞網站前列,成為湖北最大的外宣工作平臺。荊楚網自2004年開辦以來,相繼獲評“中國新聞網站十強”、“中國報社網站十強”、“最具營銷價值門戶網站”、“最受歡迎的黨報黨刊網站”,兩次榮膺“中國最具品牌價值互聯網新聞媒體”,先后7次獲得中國新聞獎。荊楚網擁有新聞、圖片、評論、視頻、論壇、博客、汽車、房產、旅游、金融、健康、教育等四十多個頻道以及湖北省內17個市州的門戶網站。其中,荊楚網新聞頻道是湖北省最及時的網絡信息發布平臺;荊楚網東湖評論頻道是荊楚網重點打造的網絡輿論主陣地,曾獲“2009年度中國網絡品牌欄目(頻道)”,2010年度湖北新聞獎新聞專欄類一等獎;荊楚網東湖社區是省內最大的綜合性網絡互動平臺,如今注冊網民過百萬。荊楚網堅持按大眾傳播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辦事,以“打造中國名網、奠定世界影響”為奮斗目標;致力建設百姓身邊的世界性媒體,打造湖北最及時的全媒體新聞資訊平臺、最權威的口碑聚合平臺、最貼心的社區服務平臺、最便捷的網上交易平臺。

荊楚網的荊楚網大事記

2014年7月1日,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國中小公司股份轉讓系統(即新三板)正式掛牌。證券代碼:830836。

2014年6月,聯合河南大河網、河北新聞網、北京千龍網,發起“南水北調中線行”大型全媒體采訪活動,以互聯網獨特的方式記錄南水北調中線調水這一偉大事物。

2014年5月,荊楚網策劃發起“引江濟漢徒步行”活動,組織20名資深驢友,徒步走完67公里引江濟漢工程干渠,并且以微博等多種形式宣傳重大工程。

2014年4月24日,由荊楚網發起的長江沿線8省2市的11家全國重點新聞網站組成的“江海聯盟”在武漢成立

2014年3月,荊楚網聯合武漢志愿者共同開展“府河大調查”全媒體采訪,為促成府河沿線加快污染治理營造了強有力的輿論環境,提供了翔實的數據資料。

2014年2月,荊楚網全國首發“路政哥”陳紅濤英雄事跡報導,后續全媒體報導10余篇。

2013年,5月18日,荊楚網首次以全媒體形式直播“沌陽高架橋拆除爆破”,是全國地方新聞門戶網站中首家完成全媒體直播的網站;1件作品獲得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2012年,荊楚網被評為“2011-2012年中國最具品牌價值新聞網站”,1件新聞作品獲中國新聞獎三等獎;

2011年,荊楚網被評為全國“最受歡迎的黨報黨刊網站”,“熱點網談”欄目榮膺“湖北省互聯網站十大品牌欄目”,4件新聞作品分獲中國新聞獎和中國人大新聞獎。

2010年,荊楚網獲評“中國最具品牌價值互聯網新聞媒體”,東湖評論頻道被評為“2009年度中國網絡品牌欄目”,荊楚網獲評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狀和全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集體。

2009年,荊楚網網絡評論《石首事物的學費要交得值》榮獲中國新聞獎二等獎;專題《湖北工會第十一屆代表大會》獲“湖北五一新聞獎”二等獎;在湖北省第二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推廣工作會議中,荊楚網新聞專題《科學發展在湖北》及網絡訪談《湖北省長李鴻忠網上暢談科學發展》兩件作品獲得“優秀新聞作品獎”。2008年10月23日,中央文化體制改革督查組一行,在中宣部副部長、中央文化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歐陽堅的率領下參觀視察荊楚網。湖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春明陪同視察。

2006年5月,中國新聞獎(互聯網新聞)復評在東湖賓館成功舉行。

2006年5月,荊楚網“湖北手機報彩信版”業務在湖北移動上線。

2006年4月,荊楚網首家門店——“荊楚沖印”營業,為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模式融和提供線下支持。

2006年3月,由荊楚網主辦的湖北省首家第五媒體“楚天無線”揭牌,同時“湖北手機報WAP版”正式推出。

2006年3月,荊楚網與湖北人民廣播電臺合作,對省農業廳廳長進行訪談,實現了網絡與廣播的跨媒體直播。

2006年3月,荊楚網承辦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十一次軟文發布會網上發布活動。

上一篇:游戲推廣靠譜嗎,手游推廣代理平臺有哪些

下一篇:湖北泄洪最新消息,湖北強降雨已致超65萬人受災,湖北人今年有多難


標題:湖北新聞網,荊楚網的荊楚網簡介? ??

地址:http://www.good-jn.cn/a/rwfb/86633.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