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軟文踩了法律紅線?這些坑你別跳!
【文章開始】
你有沒有在刷手機的時候,看到過那種吹得天花亂墜的產品推廣軟文?比如“三天瘦十斤”、“一貼治百病”、“投資穩賺不賠”…看著看著差點就心動了對吧?但你可能沒想過,這些看起來只是“夸張一點”的宣傳,其實很可能已經踩到了法律的紅線。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企業軟文到底是怎么違背法律的,以及它背后隱藏的那些風險和代價。
一、什么是違法軟文?它不只是“夸張”那么簡單
我們先來自問自答一個核心問題:企業軟文到底怎么才算違法?
很多人覺得,軟文嘛,就是寫得軟一點、含蓄一點、稍微吹一點…這難道也犯法?——嘿,還真不一定。違法的軟文通常已經越過了“商業吹噓”的邊界,直接踩進了《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甚至《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禁區。
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某減肥產品軟文中寫:“本公司產品使用者七天平均瘦8斤,無效退款。”
——如果真有實驗數據支撐,那可能還算合規(雖然也游走在邊緣)。
但如果它寫:“全球唯一認證,徹底擺脫肥胖,永不反彈。”
——那就問題大了。“唯一”、“徹底”、“永不”這些詞,屬于絕對化用語,廣告法是明令禁止的。
再比如,某金融公司軟文暗示:“跟著我們投資,年化收益30%+,零風險。”
——收益承諾+保本暗示,這已經屬于金融廣告違規,嚴重的話甚至涉嫌非法集資。
所以說,違法的軟文往往帶有欺騙性、誤導性,甚至直接虛構事實——它不再是一種營銷手法,而已經成了一種違規操作。
二企業為啥要冒著風險寫違法軟文?
嗯…下一個問題就來了:既然有風險,企業為什么還非要這樣寫?
說來也挺現實的。首要原因就是:這種軟文真的有效。
- 吸引眼球:夸張的信息更易引發點擊和轉發;
- 降低成本:比起正規廣告,軟文投放更便宜、更隱蔽;
- 快速轉化:用戶容易被“緊迫感”或“高收益承諾”打動,迅速下單。
但話說回來,有效不代表合理,更不代表合法。很多企業存在僥幸心理,覺得:“我只是寫了一篇文章,又不是正式廣告,應該查不到我吧?”
——這種想法其實非常危險。現在市場監管部門早就開始用技術手段全網監測了,一旦被盯上,輕則罰款曝光,重則停業整頓,甚至老板都要擔責。
三、常見違法軟文類型:這幾類最容易被盯上
不是所有軟文都違法,但下面這幾類,幾乎是雷區重災區:
1. 健康/醫療類:
→ 虛構治療效果;
→ 使用患者形象作證明;
→ 宣稱產品能治病(非藥品卻暗示療效)。
2. 金融理財類:
→ 明示或暗示保本保收益;
→ 虛構項目背景或還款能力;
→ 冒充銀行或政府合作機構。
3. 化妝品/護膚品:
→ 夸大功效,比如“一天美白”;
→ 使用虛假成分宣傳(比如并不存在的專利技術)。
4. 教育培訓類:
→ 承諾“百分百就業”、“保證考上”;
→ 虛構師資或學員案例。
四、一旦被發現,企業會有什么后果?
我們來聊聊實際的——如果一篇軟文被判定違法,企業會怎樣?
第一,罰款是跑不掉的。比如根據《廣告法》,虛假宣傳可處廣告費用3~5倍罰款,甚至暫停廣告發布業務。
第二,信譽受損。一旦被公示,用戶信任度會急劇下降,以后再推廣就難了。
第三,嚴重者涉嫌犯罪。比如金融欺詐類軟文,可能就不是罰錢能解決的了。
我之前就看到一個案例:某初創公司寫了一篇軟文,說自己的產品是“行業顛覆性創新”、“技術全球領先”,結果被競爭對手舉報,經查發現其實只是普通工藝——最后被罰了20萬,公眾號還被封了一個月。
所以說,違法的軟文看似是“營銷捷徑”,實則卻是“品牌毒藥”。
五、那我們該怎么寫軟文,才不會違規?
好,那到底怎么寫?其實核心就一句話:真實、不誤導、留證據。
- 所有功效描述要有依據,比如檢測報告、用戶數據(脫敏后);
- 避免使用絕對化用語,比如“最”、“第一”、“獨家”;
- 如果是廣告,明確標注“廣告”字樣,別假裝是新聞或測評;
- 金融、醫療等特殊領域,審核要格外謹慎,最好有法務提前看過。
嗯…說到這里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是不是所有行業對“軟文違規”的判斷標準都一樣?
——其實不一定。比如醫療和金融領域的監管就更嚴格,而快消品可能相對寬松一些。但這個“度”具體怎么把握,可能還得看執法當時的語境和社會影響。這方面我也不是專家,建議大家多留意最新判例。
六、總結:軟文可以軟,但底線不能軟
說到底,企業做軟文推廣本身沒問題——它是一種內容,一種溝通方式,甚至是一種品牌建設路徑。但一旦它開始虛構、誤導、欺騙,它就變成了違法的工具。
違背法律的軟文,短期或許能帶來流量和轉化,但長期來看,它傷害的是用戶信任、品牌價值,甚至整個市場的公平性。
所以呀,無論是企業主,還是營銷人、寫手,我們都得提醒自己:
別為了一時的數據,賭上長遠的未來。
寫得軟一點沒問題,但底線,必須硬。
【文章結束】
下一篇:休息天的軟文:你真的會過周末嗎?
標題:企業軟文踩了法律紅線?這些坑你別跳!? ??
地址:http://www.good-jn.cn/rwfb/100617.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