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聚集


開頭扎心三連問
你是不是也碰到過這種情況?花大價錢寫的軟文閱讀欣賞量還沒街邊傳單高?看著佛山東莞的公司靠軟文瘋狂拓客,自家店鋪卻連個水花都濺不起來?今天咱就嘮點實在的——江門人做新聞營銷,到底差在哪口氣上?


先搞懂江門商圈的獨特性

去年幫蓬江區一家紅木家具廠做培訓,發現個要命癥結:老板總愛把軟文寫成商品仿單。舉一個反面教材:
錯誤案例:
"本廠采用緬甸花梨木,榫卯架構經久耐用"
改造后爆款:
"中山顧客買了這套沙發后,家里狗子拆家三年都沒啃動邊角"

核心差異點
→ 把材質參數轉化為生活場景
→ 用生物行為佐證商品品質
→ 植入地域親近感


實戰培訓三大模塊拆解

模塊一:挖掘僑鄉遺傳因子
江門公司最值錢的不是商品,而是自帶的文化標簽。某陳皮公司利用培訓掌握這招:

  1. 把"五年陳化期"改寫成"海外游子行李箱必塞的鄉愁壓縮包"
  2. 拍攝華僑用陳皮煲湯的系列短視頻
  3. 三個月后海外訂單占比從12%飆到37%

模塊二:數據化選題
別再拍腦袋定選題了!用我們開發的《五邑地區熱搜詞庫》:
餐飲類重點盯"深夜食堂""家室聚餐"
制造業主攻"廠房搬遷""設備升級"
文旅項目鎖定"周末遛娃""僑鄉記憶"

模塊三:低成本傳播矩陣
手把手教你蹭本地資源:
→ 與江門日報新媒介部置換資源
→ 聯合五邑大學做學生創意大賽
→ 在濱江大道網紅店設置打卡暗號


避坑指南(血淚教訓版)

去年新會某五金廠老板踩的雷,你們千萬別重蹈覆轍:

  1. 盲目追求10萬+閱讀量,結局引來一堆外省無效咨詢
  2. 在軟文里放3個聯系電話,直接被平臺判定廣告違規
  3. 用 AI 生成僑鄉故事,被本地網友識破遭群嘲

正確姿勢
→ 在棠下鎮做試點投放,2000元預算測出真實轉化率
→ 把聯系方式改成"地圖搜索【XX五金】距你僅XX公里"
→ 采訪真實顧客整理成《江門老板創業故事集》


效果監測冷學識

培訓過的23家公司數據顯示:
→ 下午3點發布的探店類軟文,比晚上8點發布的多37%到店轉化
→ 帶"江門""蓬江""開平"等地名的標題,點擊率高出普通標題2.8倍
→ 文末加"僑鄉人專享福利"二維碼的,留資率增強64%


個人見解時間

在江門做培訓這五年,發現個有趣現象:越是傳統行業老板,玩轉軟文后爆發力越強。比如說水口鎮做水暖的劉總,把商品安裝過程寫成《衛浴暗戰日記》,現在都成行業參考模板了。

最近觀察到新趨勢——地方方言正在成為破圈利器。有家鶴山臘味廠用四邑話寫"臘腸的自我修養",不但本地人轉發,還吸引廣佛人當搞笑段子傳播。下次軟文寫作不妨試試這句:"呢個臘腸靚到阿媽都認唔出"(這臘腸好到媽媽都認不出)

最后說一句掏心窩的:別被高大上的案例嚇住,江門人做營銷最大的優勢就是實在。把你每天在廠里車間、在顧客店里看到的真實故事記下來,那就是有哪些軟文素材網。就像我常跟學員說的:你家商品或許不是最牛的,但肯定有幫某個顧客化解過扎心癥結,把這一過程寫透,訂單自然找上門。

上一篇:江西軟文標題藏著哪些地域密碼?

下一篇:池州軟文營銷實戰攻略,地域品牌突圍新思路


標題:江門老板必看!軟文營銷培訓實戰手冊,3個月業績翻番秘籍? ??

地址:http://www.good-jn.cn/rwfb/90987.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