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在海口騎樓老街喝著老爸茶時,有沒有想過自家椰子糖、黃花梨工藝品其實能賣到北上廣?去年有個做辣醬的海南小廠,靠15篇軟文把商品鋪進30個城市超市,今日我們就來拆解這套"島嶼突圍"打法。
一、海口軟文代理憑什么比內地便宜35%?
去年海口某傳媒公司接過個案子:給本地海產公司寫20篇軟文,收費比廣州同行低4萬。秘密藏在三處:
- 自貿港政令紅利:進口設備免稅省下15%成本
- 全域旅游素材庫:五分鐘能拍到熱帶雨林+海岸線實景
- 方言人才池:會講瓊語+粵語的寫手溝通效率翻倍
看組對比數據:
項目 | 海口代理價 | 深圳代理價 |
---|---|---|
單篇推文 | 800-1200 | 1500-2500 |
視頻素材采集 | 免費 | 500/小時 |
KOL本地資源 | 200-500 | 800起 |
上個月某檳榔品牌就是看中這點,把原定長沙的預算轉投海口,省下的錢多做了8場線下品鑒會。
二、選海口代理要查的三個證件
"他們給的案例看著都挺好,怎么判斷是不是刷數據?"工商局的朋友教我三招:
① 查互聯網文化經營許可證編號(真的可以在文旅局官網驗證)
② 要看海南本土媒介蓋章的發布證明
③ 合作前先查執行團隊社保記錄(防止皮包公司)
去年有家做椰雕的老板被坑慘了——代理公司注冊地在海口,實際辦公卻在河北。現在他學聰明了,簽合同前必定突襲考察辦公室,還需要看員工飯卡是不是海口本地食堂的。
三、爆款文案推介的流量密鑰
跟海口頭部MCN總監聊出來的門道:
美食類要帶"三沙捕撈"核心詞(搜索量同比漲120%)
文旅類必提"免稅額度"(小紅書相關筆記超50萬條)
特產類活用"蘇東坡同款"史實梗(轉化率比其他標簽高67%)
舉一個實操案例:某咖啡莊園去年寫的《在北緯18°種咖啡的臺灣老兵》,把商品故事和瓊臺海峽情愫結合,直接帶動天貓店銷售額暴漲300%。重點來了——用好海南的"緯度優勢"和"僑鄉文化",比砸錢投流有用得多。
四、避開這些雷區省下冤枉錢
海口某景區商圈部經理的血淚教訓:
別找承諾"十萬+"的代理(海南網民基數小,真實閱讀過萬就算成功)
警惕要求預存10萬以上的(本土服侍多是按篇結算)
別簽全年獨家契約(海南代理圈子小,多比較三家再定)
特別提醒:碰到說能搞定《海南日報》頭版的,直接拉黑!現在黨媒審稿比上市公司財報還嚴,真有這關系的代理公司早被大公司包年了。
說點得罪同行的話
在海口做傳媒八年,見過太多外地公司照搬內地那套來忽悠。去年某省旅發局花80萬做的宣傳稿,居然把騎樓老街寫成仿古建筑,這種不了解本土文化的代理就該被踢出島。
最近發現個新趨勢:會采用海南方言寫標題的軟文,轉發量比普通話稿高3倍。故此找本地代理不但是圖便宜,更為重假若懂那些藏在老爸茶店里的生意經。下次你路過博愛南路,看見蹲在路邊拍辣椒醬的阿哥,說不定就是某個爆款文案范文的操盤手。
標題:海口企業如何用軟文打開全國市場?本土代理揭秘? ??
地址:http://www.good-jn.cn/rwfb/91081.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