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聚集

各位在春熙路開店的老板留意啦!隔壁王姐的串串店上月靠一篇《巷子里的牛油革命》軟文,愣是把翻臺率從3次提到5.8次。今天咱們就擺擺龍門陣,聊聊咋個把成都的煙火氣變成流量密鑰。


一、火鍋店老板的深夜焦慮
(凌晨兩點收攤場景還原)
看著剩下的半鍋牛油,老板娘張姐愁啊:

  • 網紅店在抖音刷屏
  • 隔壁老店開始搞文創周邊
  • 年輕人都去打卡新派火鍋

這時候,一篇合格的成都軟文發稿公司得干三件事:

  1. 把鍋底寫成史實:"三十年老鹵源自重慶老師傅,每熬一鍋添三勺原湯"
  2. 讓食材講故事:"毛肚從屠宰場到餐桌不超過6小時,冷鏈車司機是老板表弟"
  3. 給辣度分級:"微辣是重慶人的底線,中辣是成都人的溫柔"

去年牛市口有家店更絕,把開銷者等位時寫的打油詩印在餐巾紙上,直接引發UGC狂潮!


二、寬窄巷子里的文創營銷戰
(游客拍照場景切入)
成都文創老板都明白:

傳統套路成都解法
熊貓玩偶熊貓屁股掛件(獨此一家)
三國人物書簽諸葛丞相說成都話冰箱貼
川劇臉譜杯變臉演員聯名款咖啡拉花

秘訣在于把文化符號揉碎了拌進生活。某文創店把蜀繡紋樣印在奶茶杯,三個月賣出20萬杯,秘訣就在杯身上的小故事:"繡娘李嬢嬢每天只繡三小時,怕眼花糟蹋了蠶絲"。


三、老小區改造的傳播玄機
(麻將聲中的傳播戰)
玉林街道改造時碰到難題:

  • 年輕人嫌舊
  • 老年人怕變
  • 政體要進度

化解方案:

  1. 陽臺戰爭篇:"王大爺的三角梅和李婆婆的多肉,誰才算是芳華街陽臺霸主?"
  2. 窗臺史記:"402的鑄鐵欄桿,藏著92年下崗潮的集體記憶"
  3. 門衛社交學:"快遞寄存處的張師傅,掌握著整條街的八卦命脈"

結局征集到113個居民故事,改造方案投票率從31%飆到89%。最絕的是把廢棄鍋爐房改成"蒸汽朋克"茶館,現在成了00后的打卡圣地。


四、寫字樓里的新媒介突圍
(早高峰電梯場景)
金融城白領三大痛點:

  • 午餐揀選艱難
  • 加班狗沒夜生活
  • 周末無聊

某寫字樓推文矩陣這樣破局:

  1. 電梯廣告:"B座711的熱干面,能讓武大校友哭出聲"
  2. 廁所文學:"22:00后的地下停車場,藏著創業公司的眼淚與野心"
  3. 外賣封條:"給熬夜做PPT的你,多加了個煎蛋"

天府三街某聯合辦公空間靠這套打法,入駐率三個月從47%沖到92%,秘訣就是在每個辦公位上貼便利貼:"上個月坐這的姑娘,在這里寫出了融資千萬的BP"。


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成都本地生活類賬號漲粉速度是全國的1.7倍,但同質化內容舉報率也暴漲45%。要我說啊,成都軟文發稿公司的精髓不在錦里寬窄巷,而在菜商圈的砍價聲中、在茶館的蓋碗碰撞聲里。下次寫文案時,不妨先去人民公園掏個耳朵,保準你能聽見這座城市最真實的呼吸!

上一篇:火鍋店送把扇子竟多賺15萬?贈品營銷的隱藏算法

下一篇:火鍋烤肉隨便吃還能瘦?三個真相顛覆認知


標題:火鍋店里寫文案,成都軟文營銷的市井智慧? ??

地址:http://www.good-jn.cn/rwfb/91242.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