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友人圈里有沒有那種賣課廣告,看了就想屏蔽? 鄭州做編程課的老李客歲被拉黑30次,今年用了個"土法子",當初天天靠友人圈能收5單。這事兒讓我琢磨清晰個理兒——友人圈賣課不是發傳單,得學會"披著羊皮賣狼肉"。
一、為啥你發的課程廣告總被屏蔽?
咱們先整清晰友人圈的生存法則。友人圈不是商場櫥窗,是街坊家客堂。你端著個廣告牌往人沙發上一杵,換誰都嫌礙眼。看一看這兩個版本的對比:
自殺式發圈 | 高情商發圈 |
---|---|
"Python速成班熾熱招生!" | "幫街坊大學生改簡歷,順手教會他爬蟲接單" |
"限時五折優惠!" | "發現個羊毛:用這方法學代碼能省三年奶茶錢" |
"名師授課!" | "昨晚陪媳婦追劇,突然想清晰怎么教小白看懂循環語句" |
說白了,友人圈賣課得學會"夾帶私貨"。就像網頁5說的,要用故事打底,干貨填餡,最后悄摸把課程新聞揉進去。隔壁王姐賣收納課,從來不說"課程優惠",終日曬顧客家前后對比圖,配文"你家玄關也能變如許",這才算是高手玩法。
二、黃金標題三件套:疑難+數字+反常識
擬標題這事兒,就跟炒菜放鹽似的——少了沒味,多了齁人。記著這三板斧:
- 疑難鉤子:"為什么司帳轉行做數據剖析的反而漲薪更快?"
- 數字炸彈:"27天從電腦白癡到接單變現的3個野途徑"
- 反常識暴擊:"越貴的編程課越坑?我勸你捂緊錢包"
上周試了個騷操作,把網頁7里的"威嚇式"軟文改良了下:"天天加班的司帳妹子,學會這招后居然敢跟老板拍桌子?"。好家伙,當天就有12個咨詢,比干巴巴的"課程促銷"強了八條街。
三、內容架構要像洋蔥:層層剝開才見真章
新手最愛犯的錯就是把課程大綱當友人圈發,這跟往暖鍋里倒開水有啥差別?學學這套"洋蔥架構":
- 表皮(生涯場景):"帶孩子看病排隊的功夫,用手機接了單UI打算"
- 中層(痛點剖析):"良多寶媽不知道,接單根本不用全天候盯電腦"
- 內核(化解方案):"我的學生都在用碎片化時間治理法,詳情私信..."
記得網頁3提過要用數據撐腰,我在文末加了句"上個月32個學生靠這一個法子月均多賺2800"。你猜怎么著?清晨三點尚有人私信問能不能分期付款。
四、互動玄學:讓顧客自己往坑里跳
友人圈賣課最騷的操作是什么?讓顧客以為是他自己發現的課程!試試這三招:
- 埋鉤子:"整理了個接單避坑指南,點贊過20立刻發"
- 造牽掛:"昨天發現個平臺破綻,能薅羊毛的私聊"
- 搞對比:"左邊是學生三個月前的作品,右邊是當初的...(九宮格拼圖)"
這招切實是網頁2說的"下指令"的變種,讓顧客以為跟著你有肉吃。前次我發"教你在星巴克蹭電時搞定LOGO打算",終局批評區炸出一堆自由工作者。
五、避坑指南:這些雷踩了準塌臺
- 別當復讀機:天天發"最后3個名額"跟喊"狼來了"沒差別
- 罕用專業黑話:把"底層層次"換成"電腦小白也能聽懂的套路"
- 忌自我感動:曬學生感謝信可能,但別配"清晨三點還在改作業"這種苦情戲
網頁7提醒過適度威嚇適得其反,有次見人發"再不學AI就被鐫汰",終局被群嘲"販賣焦慮"。厥后改成"用AI幫你多睡兩小時",咨詢量反而上來了。
本人觀點
干了五年學識付費,發現個有意思的景象:友人圈賣得非常好的課,每每不是最專業的,而是最懂說人話的。北師大客歲有組數據,用"小時間"開頭的課程推文,完播率比個別文案高2.3倍。這說明啥?大家買的不是學識,是化解癥結的可能性。
你品,你細品——當你能把"呆板學習"講成"幫超市大媽預測來日該進多少白菜",把"網民畫像"說成"給顧客貼標簽找對象",這課還能賣不出去?記著,在友人圈這一個江湖,會講故事的永遠比會授課的吃香。
標題:知識付費朋友圈怎么發?三招讓你告別屏蔽王? ??
地址:http://www.good-jn.cn/rwfb/95635.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