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步寫出戳心文案:情緒軟文寫作實用技巧
【文章開始】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刷手機時,突然被一段文字戳中,鼻子一酸,或者心里暖暖的?明明知道可能是廣告,但還是忍不住想看完,甚至想分享?這就是描述心情的軟文的魔力!那問題來了:怎么才能寫出這種讓人感同身受、欲罷不能的文字呢? 別急,咱們今天就來掰扯掰扯這個事兒。
一、啥叫“描述心情的軟文”?它為啥這么牛?
簡單說,它不是干巴巴地講產品多好,而是通過描繪一種情緒、一種狀態、一種生活片段,讓你產生共鳴。你讀著讀著,仿佛看到了自己,或者看到了向往的生活。這時候,產品或者服務,就成了解決你痛點、滿足你渴望的“鑰匙”,自然而然就被接受了。
為啥它效果好?因為人啊,終究是情感動物。理性決定買不買,感性決定想不想。一篇能調動你情緒的文章,比列一百條產品參數更有說服力。想想看,你是因為參數買的最新款手機,還是因為廣告里那種“記錄美好生活”的感覺?
二、核心問題:怎么寫?從哪兒下手?
好,現在進入正題。怎么寫?這估計是你最撓頭的地方。別慌,咱們一步步拆解。
1. 挖!深挖!挖出那個最痛或最癢的點
寫之前,先別急著動筆。你得想清楚:你想讓讀者感受到什么? 是下班后的疲憊不堪?是帶娃的手忙腳亂?是獨處時的孤獨感?還是達成目標后的狂喜?這個情緒點,就是文章的“魂”。
-
自問:我的目標用戶,他們此刻最可能被什么情緒擊中?
- 答: 這得看你賣啥,寫給誰看。比如賣助眠產品的,那“深夜輾轉反側,數羊數到崩潰”的焦慮和疲憊,就是核心情緒。賣親子旅游的,“想帶孩子看世界卻總被瑣事困住”的無奈和向往,就是切入點。關鍵在于精準! 別試圖打動所有人,打動你最想打動的那群人就行。
-
案例: 一個賣香薰的品牌,不是直接說“我家精油純天然”,而是描繪:“加完班,推開家門,迎接你的不是溫暖的燈光和飯菜香,而是一屋子冷清和未拆的快遞盒... 直到一滴橙花精油在香薰機里暈開,那股清甜仿佛瞬間融化了肩上的沉重...” 你看,它抓住了“都市人歸家后的孤獨與渴望慰藉”。
2. 描!細描!用感官把讀者“拽”進場景
光說“我很累”“我很開心”太蒼白了。你得讓讀者身臨其境,用他們的眼睛看、耳朵聽、鼻子聞、皮膚去感受... 甚至心里去“咯噔”一下。
-
重點來了:調動五感!
- 視覺: “窗外霓虹閃爍,電腦屏幕的光映在疲憊的臉上”(累)。
- 聽覺: “凌晨三點,冰箱的嗡嗡聲顯得格外刺耳”(失眠/孤獨)。
- 嗅覺: “雨后泥土的清新混著青草香,一下子鉆入鼻腔”(放松/愜意)。
- 觸覺: “孩子肉乎乎的小手突然抓住你的手指,那股溫熱直抵心底”(溫暖/感動)。
- 味覺: “第一口熱湯下肚,從喉嚨暖到胃里,驅散了冬夜的寒氣”(滿足/慰藉)。
-
自問:怎么避免描寫變成流水賬?
- 答: 抓細節,抓有共鳴的細節! 別寫“我喝了一杯咖啡”,試試寫“抿一口剛沖好的黑咖,那點苦澀在舌尖打了個轉,緊接著是淡淡的回甘,像極了這操蛋生活里偶爾冒出的小確幸”。你看,細節(苦澀、回甘)+ 感受(像生活的小確幸),感覺就出來了。多用動詞和具象名詞! “砸”在沙發上,比“坐”在沙發上更有疲憊感;“風鉆進脖領”,比“風很大”更具體更冷。
3. 轉!巧轉!從情緒自然過渡到解決方案
前面鋪墊夠了情緒,讀者已經被你帶進去了,感同身受了你的“痛”或“癢”。這時候,該亮出你的“解藥”了。但這個過渡要絲滑,不能硬邦邦地插廣告,否則前功盡棄!
-
關鍵技巧:讓產品或服務成為情緒的“出口”或“升華”。
- 比如前面失眠的例子,接著寫:“直到遇見那款薰衣草枕頭噴霧... 噴兩下在枕邊,那股寧靜的草木香,像一只溫柔的手,輕輕撫平了躁動的神經... 雖然不能說立刻睡著,但那種緊繃感,確實一點點散開了。” “雖然...但是...” 這里就用上了,承認不能包治百病,但強調它能緩解核心痛點,更真實可信。
- 再比如親子旅游的:“看著孩子渴望探索世界的眼神,總被‘沒時間’‘太麻煩’壓回去... 直到發現XX定制親子游,他們連孩子用的便攜餐具和哄睡繪本都備好了... 那一刻才明白,出發,其實沒那么難。” 產品成了打破無奈、實現向往的鑰匙。
-
自問:怎么知道這個“轉”得自不自然?
- 答: 讀一遍!把自己當成第一次看的讀者。 看看前面營造的情緒,到后面產品出現時,你是覺得“哦,原來它能解決這個問題”,還是“靠,廣告來了”?前者就成功了。產品是來“救場”的,不是來“砸場”的。
三、避坑指南:小心!這些雷千萬別踩
寫得投入是好事,但也容易跑偏。幾個常見坑,千萬留意:
- 過度煽情,假大空: 眼淚鼻涕一大把,動不動就“人生”“夢想”“靈魂”,讀者只會覺得矯情、尷尬。真情實感不等于嚎啕大哭。 細微處的感動往往更有力量。
- 脫離產品,自嗨: 情緒寫得很足,但跟你的產品/服務八竿子打不著。讀者感動完了,完全不知道你想干嘛。記住,情緒是橋梁,最終要引向你的“目的地”。
- 負能量爆棚: 雖然焦慮、壓力是常見痛點,但通篇都是黑暗壓抑,沒有一絲光亮和希望,會讓人喘不過氣,甚至產生抵觸。要描繪痛點,更要給出希望和解決方案。 從“痛”到“緩解”或“解決”的過程,才是核心。
- 堆砌華麗辭藻: 以為用很多成語、生僻字就顯得高級?錯!說人話最重要。 白居易寫詩還追求老嫗能解呢!用最平實的語言,講最戳心的故事。不過話說回來,偶爾用個貼切的比喻或擬人,確實能增色不少,但別濫用。
四、終極心法:你得先“走心”
說了這么多技巧,最后還得回歸本質:你自己得信! 如果你對自己描述的情緒無感,對推薦的產品沒信心,筆下很難有真情。寫之前,問問自己:
- 這個情緒,我自己體會過嗎?或者能真切地想象到嗎?
- 這個產品/服務,真的能解決這個痛點嗎?我自己愿意用/買嗎?
寫作技巧可以學習,但真誠是無法偽裝的。當你自己被打動了,你的文字才有力量去打動別人。這或許暗示了寫作的本質——一種情感的傳遞。
寫在最后
寫描述心情的軟文,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難在要精準捕捉情緒、細膩描繪場景、自然引出產品;簡單在只要你肯用心觀察生活,體會人心,說人話,講真事,就成功了一大半。
下次提筆前,別急著想“賣貨”,先想想“共鳴”。問問自己:我想讓讀者感受到什么?然后,用你的文字,帶他們去“感受”吧。剩下的,或許就水到渠成了。哦對了,關于為什么具體的名詞和動詞比形容詞更能打動人,具體機制待進一步研究,但這招確實好用!
【文章結束】
上一篇:三步寫出賣爆的護膚咨詢軟文!
標題:三步寫出戳心文案:情緒軟文寫作實用技巧? ??
地址:http://www.good-jn.cn/rwfb/96796.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