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企業軟文寫作秘訣:如何讓客戶主動找上門?
【文章開始】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刷手機時,看到某些公司的宣傳文章,明明知道是廣告,但就是忍不住想點進去看看,甚至看完還想分享給朋友?為什么有些公司好像也沒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就是能在你心里留下印象,甚至讓你覺得它“挺靠譜”?這背后的秘密武器,很可能就是一篇好的企業軟文。
企業軟文,說白了,就是公司用來“講故事”的文章。它不像硬廣那樣直接喊“買我買我”,而是像朋友聊天一樣,把公司的理念、價值、產品的好處,悄無聲息地“種”進你心里。聽起來挺玄乎?別急,咱們一點點拆開來看。
一、軟文到底“軟”在哪?硬廣為啥讓人煩?
先問個核心問題:為啥現在大家看到彈窗廣告就想關,看到推銷電話就想掛?
答案其實挺簡單: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被各種“買這個!”“選那個!”的噪音包圍,早就煩透了。硬廣就像在街上硬塞傳單給你的人,不管你需要不需要,先塞了再說。這種強制的、打斷式的信息傳遞,天然就讓人反感。
那軟文呢?它講究的是“潤物細無聲”。比如:
- 它不是直接賣產品,而是分享解決方案: 不說“我的空調制冷快”,而是講“夏天如何讓家里老人孩子睡得安穩?這些小技巧很實用”,最后才提到自家空調的恒溫靜音技術。
- 它不講公司多牛,而是講用戶的故事: “一個寶媽創業的辛酸與喜悅”,故事里自然融入了她使用的某款企業管理軟件如何幫她節省時間。
- 它提供價值,而非單純推銷: 一篇教你“如何挑選真正環保的裝修材料”的文章,里面順帶介紹了自家符合標準的環保涂料。
軟文的“軟”,核心在于它先建立信任和共鳴,再傳遞商業信息。 它更像是在提供一份有用的“禮物”,而不是伸手要錢。
二、好軟文長啥樣?關鍵要素大拆解
寫出一篇讓人愿意看、記得住、甚至想行動的軟文,需要哪些“料”?咱們來列個清單:
- 鉤子夠不夠“勾人”?
- 開頭至關重要!用一個問題、一個反常識的觀點、一個引人入勝的小故事,瞬間抓住眼球。比如:“為什么這家街角小店,能靠一杯奶茶年入百萬?”(提問式)或者“90%的企業都忽略了,這個成本黑洞正在悄悄吞噬利潤!”(懸念式)。
- 內容有沒有“真貨”?
- 別整虛的!干貨、洞察、獨特的視角才是硬通貨。讀者很聰明,是不是在糊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分享實用的技巧、行業的趨勢分析、真實的案例(哪怕是小故事),都能提升價值感。
- 故事講得“動聽”嗎?
- 人天生愛聽故事。把冷冰冰的產品功能、公司理念,包裝在真實或具有代表性的用戶故事、創業故事、品牌故事里,會更容易打動人,也更容易被記住。想想看,你是更容易記住“我們的服務響應時間小于30分鐘”,還是“深夜兩點,客戶系統崩潰,我們的工程師小王冒雨打車1小時去現場解決”的故事?
- 語言夠不夠“人話”?
- 別端著!用大白話、口語化的表達。想象你在跟朋友聊天,而不是在寫工作報告。適當用點網絡熱詞(別濫用)、帶點小幽默,甚至允許一點點口語化的“嗯…”、“其實吧”、“話說回來…”這樣的停頓和轉折,顯得更真實自然。避免一堆晦澀的專業術語堆砌。
- 核心賣點“藏”得好不好?
- 記住,軟文的核心目的是傳遞商業信息,但不能太直白。把你想讓用戶知道的公司優勢、產品亮點,巧妙地融入在有價值的內容或故事中。讓讀者在獲取價值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接收到你的信息,甚至產生“哦,原來他們能做這個”的認知。生硬的植入,是軟文的大忌!
三、寫軟文?別犯這些“致命”錯誤!
軟文寫起來有講究,踩了坑,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 自嗨過頭,不顧讀者: 通篇“我們公司歷史悠久”、“我們技術領先”、“我們榮獲XX大獎”… 讀者關心的是“這跟我有什么關系?” 要時刻想著:讀者能從這篇文章里得到什么?
- 標題黨,內容水: 用聳人聽聞的標題把人騙進來,結果內容空洞無物,或者跟標題嚴重不符。這只會消耗讀者的信任,下次看到你的標題直接跳過。標題要吸引人,內容更要配得上標題。
- 過度吹噓,虛假宣傳: 把產品吹得天花亂墜,無所不能。這不僅違反廣告法,一旦被識破或用戶體驗不符,對品牌是毀滅性打擊。真實、適度地展現優勢,留有余地反而更可信。 比如,與其說“絕對行業第一”,不如說“在XX細分領域,我們服務了上千家客戶,口碑還不錯”。
- 缺乏重點,信息雜亂: 一篇文章什么都想說,結果什么都沒說清楚。一篇軟文最好聚焦一個核心主題或賣點,講深講透。什么都想塞進去,讀者反而啥也記不住。
- 忽視渠道和對象: 發在微信公眾號的文章和發在行業垂直網站的文章,風格、深度、側重點肯定不一樣。給投資人看的和給終端消費者看的,更是天壤之別。寫之前,先想清楚:寫給誰看?發在哪里?
四、案例時間:軟文怎么“悄悄”起作用?
舉個接地氣的例子吧。假設有家小公司,做有機蔬菜配送的。
- 錯誤寫法(硬廣味): “XX有機蔬菜,天然無污染,營養更豐富!現在訂購享8折!” (讀者:哦,廣告,劃走。)
- 軟文寫法(可能): 標題:《都市白領的“菜籃子”焦慮:如何讓孩子吃上放心菜?》
- 開頭:描述一個職場媽媽忙碌一天后,面對超市里琳瑯滿目卻擔心農藥殘留的蔬菜時的無奈和焦慮。(引發共鳴)
- 中間:聊聊現代農業的現狀(點到為止,不說教),分享幾個挑選蔬菜的小技巧(提供價值),然后引出“其實,有群人在做這樣一件事…”(自然過渡),介紹自家農場如何堅持不用化學農藥、人工除草、新鮮直送的模式(講故事,融入賣點)。
- 結尾:不強求訂購,而是提供一個“免費試吃小份體驗裝”的入口,或者說“關注我們,了解更多關于健康飲食的小知識”。(溫和引導)
- 效果: 讀者可能因為“如何讓孩子吃上放心菜”這個痛點點進來,學到了挑選技巧(覺得有用),了解了這家公司的理念和做法(建立認知和信任),最后可能順手點個關注或領個試吃(產生行動)。雖然不能保證立刻下單,但品牌印象已經種下了。
五、軟文效果咋衡量?別只盯著賣貨!
很多人一提到軟文,就問:“能帶來多少銷量?” 這…怎么說呢,軟文的效果往往是間接的、長期的、多維度的。
- 品牌認知度提升: 文章閱讀量、分享量上去了,知道你這公司、這品牌的人是不是變多了?搜索引擎上搜你公司名、產品名的人有沒有增加?這可能需要借助一些工具來看。
- 用戶互動與線索: 文章底部的留言互動是否積極?有沒有人通過文章里的聯系方式(比如微信號、官網鏈接)來咨詢?這些潛在客戶線索非常重要!
- 口碑與信任建立: 讀者看完文章,對你的公司或產品是不是產生了好感?覺得你們更專業、更靠譜了?這種心智上的占領是花錢買廣告很難短期達到的。
- 長期轉化助力: 一個用戶可能今天看了你的軟文沒買,但當他下周、下個月真的有需求時,他腦海里第一個浮現的品牌是誰?軟文是埋種子,轉化是收果子。 種子埋得好,果子自然來。當然,這需要持續的內容輸出和積累。
不過話說回來,具體一篇文章對最終成交的貢獻率到底有多大?說實話,這個精確計算起來挺復雜的,涉及到用戶路徑追蹤、歸因模型等等,這其中的具體量化方法,坦白講,我也還在摸索學習中。 但可以肯定的是,持續產出高質量的軟文,對企業的品牌建設和銷售轉化,絕對是有強大助力的。
寫在最后:軟文不是“速效藥”
寫軟文,別指望發一篇就能爆火、訂單接到手軟。 它更像是一種“慢功夫”,是持續地、真誠地與你的目標用戶溝通,提供價值,建立信任的過程。
它需要你:
- 真正理解你的用戶(他們關心什么?痛在哪里?)。
- 挖掘自己獨特的價值(你憑什么能解決他們的問題?)。
- 堅持輸出優質內容(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可不行)。
好軟文,是企業和用戶之間的一座橋。 橋建得用心、建得穩固,走過去的人自然就多了。所以,別猶豫了,開始想想,你的企業,有什么好故事可以講給用戶聽?
【文章結束】
標題:公司企業軟文寫作秘訣:如何讓客戶主動找上門?? ??
地址:http://www.good-jn.cn/rwfb/97131.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