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聚集

一筆糟糕的外資又一次將哈藥推入輿論漩渦。


6月24日,gnc(美國建安西控股有限公司)向美國特拉華州破產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并計劃通過美國破產法第11章進行重組。這個老式保健品廠商能否通過重組起死回生,關系到哈藥股份有限公司(600664。SH)在水漂投資超過20億元。


兩年前,哈爾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斥資2.995億美元認購gnc發行的約30萬股可轉換優先股,尚未轉換為普通股。這一次,gnc進入破產重組程序,哈爾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其優先股股東,在普通債權人之后無法獲得優先還款。


“這并不意味著直接破產清算,而是gnc為避免清算和解散而尋求的自助行動。”6月26日,資深投資銀行家劉杰(化名)對《泰晤士報》記者表示,“申請美國破產法第11章破產保護,允許公司在法院監督下繼續經營,并制定重組計劃和債務償還計劃,給予各方良好的處方配合,處理債務問題。空.有一定的靈活性”

「營銷心得」引起人的微信軟文:或再擲7.6億美元接盤 哈藥陷GNC迷局


時代周刊記者觀察到,哈爾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在gnc的賬面浮虧接近12億元人民幣。如果gnc重組失敗,其投資價格20.49億元,累計應收股息1.71億元將會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公告,在公告發布前,gnc及其大部分現有的有擔保債權人以7.6億美元的價格將gnc業務出售給哈爾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哈爾濱醫藥集團。


"本公司投資相關事宜以公告為準."6月26日,哈爾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回應《時代周刊》記者。


但gnc在美國申請破產重組,尚未影響其在中國的業務。哈爾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主張gnc北美以外的經營實體(包括gnc與哈爾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的合資企業)不在破產重組程序范圍內,哈爾濱藥業仍持有gnc中國65%的股份。


將手向后推


這項投資將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面臨巨大損失。原來的重金高溢價招標背后是否另有隱情,已經引起哈藥集團(哈藥控股)和中信資本的質疑。中信資本是gnc跨境投資的驅動力。


中信資本對哈藥也是深深迷戀,兩者的交集應該從2004年開始。當時,哈藥集團開始了第一次混改,中信資本、華平投資、晨能以現金20多億元增資到哈藥集團,分別獲得后者22.5%、22.5%和10%的股權。


第一次混改后,哈藥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五年”。2005年至2010年,哈爾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從85億元增加到123.35億元,凈利潤從4.56億元增加到11.3億元。被重磅廣告轟炸的“哈藥模式”風靡一時。


高峰過后,哈藥迅速由盛轉衰。2011年以來,在“抗抗令”、新廣告法、環保壓力的壓力下,哈藥主營業務萎縮,業績連年下滑。在困境中,華平投資選擇了退出,并于2017年將其持有的哈藥集團22.5%的股份全部拋售給中信資本。中信資本顯然不想退出,而是試圖尋求哈爾濱藥業集團的控股權。

「營銷心得」引起人的微信軟文:或再擲7.6億美元接盤 哈藥陷GNC迷局


2019年9月,哈藥集團完成第二輪混改,中信資本與哈爾濱市國資委平分38.25%的股份。雖然控股哈藥集團的雄心壯志未能如愿,但中信資本首席執行官張逸晨出任哈藥集團董事長。


事實上,在哈藥集團第二輪混改的部分議題獲得批準之前,中信資本就迫不及待地牽頭進行了逾20億元人民幣的跨境并購。


2017年7月,gnc開始在中國招標出售業務,中信資本代表哈藥集團組織參與招標。同年8月和12月,中信資本經哈爾濱醫藥集團口頭授權,向gnc提交了第一份和第二份標書。2018年2月,中信資本代表哈藥集團與gnc簽署投資關聯協議。


起初,哈爾濱藥業集團和中信資本計劃以哈爾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人民同泰(600829.sh)為交易主體。然而,在兩家上市公司停牌近五個月后,哈爾濱藥業集團和中信資本突然改變主意,將交易主體從人民同泰改為哈爾濱藥業有限公司,理由是人民同泰“預計短期內無法籌集到足夠的資金來滿足交易過程的需求”。

「營銷心得」引起人的微信軟文:或再擲7.6億美元接盤 哈藥陷GNC迷局


為此,上交所曾以“促就業不慎”為由,對哈藥集團、中信資本進行通報批評。


高溢價并購


哈藥想一口吞下gnc。


在與gnc談判初期,哈藥原計劃投資gnc,通過直接增資或現金認購優先股、可轉債等方式獲得其控制權,預計收購資金40-50億元。然而,雙方未能就控制權條款達成一致。作為談判的最終結果,交易范圍僅包括認購gnc優先股。


最終的交易計劃是以哈爾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為投資主體,以現金認購gnc發行的可轉換優先股,交易總額約3億美元,年化股息率6.5%,轉換價格為每股5.35美元。哈藥可以隨時將優先股轉換為普通股。轉股后,預計將獲得GNC 40.1%的股權,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而且gnc董事會人數增加到11人,哈藥有權提名5名董事。

「營銷心得」引起人的微信軟文:或再擲7.6億美元接盤 哈藥陷GNC迷局


根據披露的交易細節,在中信資本與gnc談判的最后階段,資金到位的時間成為談判中獲得主動權的重要籌碼。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有8800家gnc零售實體,提供1500多種保健品。在北美市場飽和、電子商務等因素的影響下,gnc的業績自2015年以來嚴重下滑。


當哈藥出手時,gnc已經虧損,資不抵債。數據顯示,2017年末,gnc總資產為15.16億美元,總負債高達16.79億美元,資產負債率為110%。


“首先要看gnc的企業品牌和進口保健品在中國市場的潛力。”6月27日,一位接近哈藥的業內人士告訴《時代周刊》記者,“除了原料藥,哈藥銷售的制劑大部分是仿制藥和otc品種,受政策擠壓,競爭力較弱。企業過去擅長營銷,在R&D資源上沒有太多積累。自主開發不現實,花錢從外面引進品種更快。”

「營銷心得」引起人的微信軟文:或再擲7.6億美元接盤 哈藥陷GNC迷局


Gnc的運營持續惡化。截至2020年5月6日,美國和加拿大有1300家(約40%) gnc門店因政府要求等原因暫時關閉,部分門店未來可能會永久關閉。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gnc的負債總額為16.07億美元,凈資產為1.91億美元。


哈爾濱醫藥集團還是接手


在本次破產保護申請中,gnc將通過獨立重組計劃和出售計劃實施重組,這兩個計劃將同時推進,預計gnc最終將確認采用其中一個計劃,以完成今年秋季的重組程序。


在獨立重組計劃中,gnc與超過92%的時間放款人和87%的資產質押放款人簽署了重組支持協議,并就獨立重組計劃達成了協議。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售計劃中,gnc及其大部分現有的有擔保債權人和哈爾濱醫藥集團最初達成了一個普遍的性意向,以7.6億美元的價格將gnc業務出售給他們。此外,gnc正與IVC(GNC最大的供應商)合作,以確保產品的持續供應,并促進擬議的銷售交易。

「營銷心得」引起人的微信軟文:或再擲7.6億美元接盤 哈藥陷GNC迷局


但截至6月29日,gnc股價已跌至0.617美元/股,市值縮水至5219萬美元。此時,哈藥計劃以7.6億美元的估值接管要約。算盤是什么?


盡管持有40.1%的潛在股份和5個董事會席位,哈爾濱制藥未能控制gnc。“雖然可以隨時轉換成普通股,但gnc的股價一直在暴跌。股價過低時,一般不會選擇轉換成普通股。”在劉杰看來,哈藥對控股gnc還是有“執念”的。


目前,除了固定股息收入外,哈藥與gnc的合作主要是在中國大陸的經營權。


2018年11月,哈藥投資2000萬美元與gnc在香港和上海成立合資公司,哈藥占65%的股份,gnc占35%。合資企業擁有在中國大陸經營gnc業務的獨家權利。具體來說,gnc以與美國和加拿大自營商店相同的價格向合資企業供貨;此外,gnc授權合資企業長期許可其獨家商標,允許其在中國大陸獨家生產和銷售gnc產品。

「營銷心得」引起人的微信軟文:或再擲7.6億美元接盤 哈藥陷GNC迷局


時代周刊記者觀察到,目前國內gnc網點不多,在上海只開了5家線下店。合資企業主要從gnc進口其品牌的保健品,并以跨境電商的形式在中國銷售。其大部分收入來自天貓和JD.COM等在線平臺。


gnc中國ceo黃湘琪表示,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但gnc中國上半年的銷售額仍比去年同期增長50%以上,同期可比利潤增長100%以上。


上一篇:「營銷心得」北京代發軟文平臺:133萬!少兒平安福全力守護小康之家

下一篇:「營銷心得」上海代發軟文平臺:獲賠141萬重疾保險金,她說“當重疾發生時,希望各個人都已經擁有平安”


標題:「營銷心得」引起人的微信軟文:或再擲7.6億美元接盤 哈藥陷GNC迷局? ??

地址:http://www.good-jn.cn/a/rwfb/12646.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