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股市回歸成為市場焦點,網易成為繼阿里之后第二個回歸港股的互聯網巨頭,正式拉開中國股市回歸的帷幕。對于中資股的回歸,大研資本創始合伙人姜博士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大研資本創始合伙人蔣博士
蔣博士認為,之前大量中國科技公司未能在a股上市的原因,主要是發行審核制度、同一只股票不允許不同權利、利潤要求高、部分公司落后于美元基金股東,想在國外上市并退出。如果通過“外資民營化邀請退市、mainland China借殼上市”模式(“360”模式)回歸,將需要一系列復雜的操作來拆除vie框架,清理外資SPV與國內實體的股權關系。自2014年以來,內地和香港加快了制度變遷,為中國股票的回歸提供了條件和環境。香港市場調整上市機制以增強包容性,包括改變上市規則以允許更多類型的企業。內地a股市場于2019年推出科技創新板,允許不同權利和紅籌股的公司上市,并測試注冊制度,以降低上市門檻,規范流程。過去恒生指數成份股偏向“大金融”——銀行、房地產、保險、證券公司占比超過70%,急需引入“新經濟”元素。

在比較港股的投資價值時,姜博士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作為外資在中國配置資產的主要工具,港股往往被低估,成為全球最低價值,原因有三。首先,當新興市場存在風險時,外國投資者往往會首先拋售港股,因為港股可以提供更好的流動性。其次,自1818年3月貿易戰開始以來,與去年下半年的游行重疊,最近通過的國家安全法,以及對特朗普將繼續利用中國香港贏得選票的預期,增加了不確定因素和難以分析的風險點,嚴重影響了投資者情緒。最后,香港股市的舊經濟成分,如金融、房地產和能源,在全球其他市場也被低估了。

大雁資本的蔣博士也表示,如果把阿里、騰訊、小米、美團、、平安博士、阿里健康、鐵塔、安踏、海底撈、無錫藥明康德、中國生物制藥、網易、,甚至未來要上市的品多多都包括在內,港股不可小覷。所以單純看恒生指數的估值意義不大,核心是選股。在李小嘉領導的改革下,港股的活力倍增,為投資者創造了許多機會。如果越來越多的中國股票選擇香港二次上市,港股也將被視為老樹新芽。

上一篇:「營銷心得」上海軟文發表平臺:一家4口在德國眼科做老花手術矯正
下一篇:「營銷心得」軟文投稿平臺:時隔8個月,這一重要數據重回“2時代”!豬價還要繼續降?
標題:「營銷心得」上海地區新聞發布平臺:上市機制調整為中概股回流提供條件和環境? ??
地址:http://www.good-jn.cn/a/rwfb/12902.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