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聚集

“每年的第一天,我都會在tcl華興工廠派發紅包,但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紅包被取消了。等‘戰爭疫情’成功,我就去武漢補辦紅包。”

-李東生

4月27日,tcl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東生赴武漢參加武漢華興抗疫表彰活動,在微博上兌現了之前的承諾。

疫情期間,每個公司都開始自救,裁員減薪。很多公司甚至開始反思快速發展模式的相關問題,生活成了最高綱領。但在這種困境下,tcl華興兼顧了抗疫生產,銷售收入增長25.3%。武漢華興甚至實現了工廠近7000名留守員工未被感染的奇跡。

「營銷心得」【新聞發布公司】7000名員工無一感染,逆勢增長25.3%!這家公司究竟做對了什么?

是什么讓tcl武漢華興成為重災區,卻創造了抗疫奇跡,成為抗疫典范?是什么讓tcl華興逆勢成長?tcl做對了什么?

有了這份文案,我們不妨把這些問題一個一個搞清楚,揭開tcl作為一家全球性公司,能夠從容應對全球性風險的秘密。

:三,三

來源:鄭和島

01.7000名員工中沒有人受到感染,增長率為25.3%,與趨勢相反

西貝賈郭龍哭訴現金流只夠支付三個月的工資,他無法繼續下去。他甚至開始懷疑“西貝永遠不會上市”是否正確。

老向記董事長怒撕員工聯名信,承諾保證16328名員工賣房賣車有飯吃。

新超傳媒建設第一天就宣布裁員500人,高管集體減薪20%。

疫情下,公司停產停業是普遍問題,“活下去”成了公司的最高綱領。

然而此時的tcl,思考的不是如何“活下去”,而是如何“活得更好”。

1月23日,武漢宣布封城,武漢華興實際上比政府早兩天應對疫情。1月20日,武漢華興高管感受到事態的嚴重性,開始積極準備可能的應急預案。1月21日,防疫計劃啟動,戰爭和疫情在疫情期間恢復生產。

武漢華興廠現有員工約13000人,近7000人春節堅守崗位繼續生產,工廠實行封閉式管理。

按照武漢的平均感染率,7000個人至少有50個感染者,但在武漢華興的整個疫情期間,留在廠區的近7000名員工沒有被感染,生產基本保持正常,保證了小米等許多品牌產品開始銷售和出貨,也讓全球產業鏈的穩定放心。

另外,湖北武漢一季度gdp下降了39%,但武漢華興的營收與去年同期持平,整個華興一季度的銷售收入也增長了25.3%。

李東生有信心實現tcl華興的年度增長目標

談到tcl華興未來業務的快速發展,李東生表示有信心今年實現兩位數的增長。武漢華興全年目標不變,上半年虧損的產量,下半年應該可以恢復。

別人都在忙著處理“活”的問題,而tcl華興卻能逆勢實現兩位數的增長,創造中國戰爭疫情的奇跡。

02."如果你能處理好困難,你就能跑得比別人快。"

“疫情對所有公司的影響都是一樣的。如果你能處理好困難,你就能跑得比別人快。”

疫情期間很多公司停產,tcl華興卻逆勢成長?感謝以下三方面的努力:

1.政府:積極協助協調

作為跨國公司,一旦停產,不僅影響自身利益,還會影響整個產業鏈。

從生產角度來說,供應鏈不能停,但武漢關閉后,需要協調對外運輸物資;此外,近7000名留守崗位員工的生活問題也要處理;另一名員工身體不適,必須隔離治療,醫療問題需要緊急處理。

這些現實問題不是個人或者公司就能解決的。我們怎么做呢?

李東生通過與政府和其他各方的積極協調,

物資運輸、員工生活、醫療等問題得到有效處理。

如果你遇到困難,不去嘗試處理,你怎么知道你不行?政府的支持解決了疫情期間維持正常生產的擔憂。

2.員工:逆行先充

疫情來勢洶洶,有人害怕,有人不知所措,但還是有人義無反顧的逆行,先沖鋒陷陣。

疫情期間,武漢華興涌現出一大批敢于承擔責任、勇于做出成績的員工。

李東生向防疫衛士頒獎

1月23日,武漢關閉之際,武漢華興制造部部長段放棄了回家鄉與家人共度忙碌一年的計劃,決定留在工廠值班。因為上班很難協調交通,他步行6.7公里回去上班,保證了員工的身體健康,積極處理生產問題,從而保證了t3生產線的正常生產。

「營銷心得」【新聞發布公司】7000名員工無一感染,逆勢增長25.3%!這家公司究竟做對了什么?

來自韓國的金英洙拒絕韓國大使館幫助疏散華僑,帶領團隊日夜堅守生產一線。

金英秀說:“中國人非常重視春節。如果我留在這里,家庭團聚的機會可能會更多。”事實上,他的第二個孩子才出生100多天,他的愛人和孩子都在韓國。

“別走,面對現實就好。”整理完一家人的生活資料后,楊璐發了這個6個字的微信朋友圈,簡單收拾了一些行李,一個人搬到了宿舍。

作為實施應急指揮部的負責人,楊璐增加了數百名微信好友,并設立了數十個微信群來表達疫情信息。他一天能接100多個電話,回答無數微信問題。原本一天半才充一次電的手機,現在半天就沒電了。

……

疫情期間,武漢華興有很多這樣感人的故事,員工把集體利益放在第一位。

3.公司:決策果斷,防疫及時

Tcl很早就開始了抗疫生產布局。疫情初期,武漢華興高管核心團隊自愿留在武漢,迅速組織起來,精心安排抗擊疫情,精心安排保障生產。

Tcl總部為武漢工廠組織了大量防疫物資、口罩和防護服,每天召開“戰況分析會”,加強辦公區、食堂區、宿舍區、通勤車和隔離區的通風、消毒和衛生管理,控制隔離區,每天檢查員工身體狀況并按規定上報情況,專門設立130個隔離室,有專人負責隔離區的一日三餐、環境消毒和體溫監測,為工廠的正常生產提供了保障

「營銷心得」【新聞發布公司】7000名員工無一感染,逆勢增長25.3%!這家公司究竟做對了什么?

多部門負責人提前返崗,采取多種措施組織部門員工陸續安全返崗,保證了生產線的高效運行。

一方面,在確保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合規及時恢復生產和工作,為公司穩定就業和高效經營創造了有序的生產經營環境。

另一方面,武漢華興作為全球跨國公司,其低溫多晶硅顯示屏占全球市場供應量的20%,在全球產業鏈中占有重要地位。

考慮到部分生產物資的供應可能會因供應商復工延遲和物流不暢而延遲,tcl華興通過積極協調物流渠道和與戰術供應商談判,促進物資提前按需進入市場,確保疫情期間有序生產,有效保證了全球供應鏈的供應,保證了全球產業鏈的穩定。

「營銷心得」【新聞發布公司】7000名員工無一感染,逆勢增長25.3%!這家公司究竟做對了什么?

正如任所說:“打個洞,再打個洞。”

從這個角度來說,政府、員工、公司的合作是tcl華興在疫情期間銷售額實現兩位數增長的基礎。

03.在危機中尋找機會,未來我們會在這三個方面發力

丘吉爾說:“不要浪費危機。每一次危機都隱藏著機遇。危機越大,機會越大。”

疫情會消滅一批公司,那么如何在危機中找到活力,不僅僅是為了活下去,甚至是活得更好?關鍵看誰能在危機中看到未來快速發展的機會。

首先,半導體顯示和半導體材料是國家未來快速發展的關鍵。

在半導體顯示行業,中國和韓國是兩大主要競爭對手。韓國三星和lg已經宣布退出LCD行業,并將把資源集中在oled和qled行業,這意味著顯示器行業將是中國企業的一個巨大機遇。

中國企業效率高、產業結構好、結構價格低,在市場份額和產品競爭力方面明顯處于領先地位。因此,未來三年左右,中國公司很可能成為大尺寸液晶顯示器行業的領導者。

其次,中小型顯示技術可能會有激烈的競爭和博弈,尤其是oled、qled和miniled。中國和韓國都認為qled、打印和柔性oled將是未來大屏幕顯示的技術制高點。

Tcl已經開始圍繞半導體顯示行業積極提升競爭力。作為行業內唯一的國家級印刷與柔性顯示創新中心,廣東巨化旗下子公司與全球產業鏈資源合作,加速印刷與顯示技術的產業化應用,爭奪印刷與顯示的技術高地,幫助tcl在其他高科技、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行業開拓新的賽馬場。

「營銷心得」【新聞發布公司】7000名員工無一感染,逆勢增長25.3%!這家公司究竟做對了什么?

此外,tcl華星前段時間與福建三安簽署了戰術合作協議,共同成立了一家專注于微led顯示技術的公司,這將使顯示技術在大型商業顯示中更加明顯。

在新技術行業,韓國公司在很多方面都有一定的優勢,但這些優勢是可以超越的。

第三,5g和智能制造也將是未來快速發展的新機遇。

在5g方面,tcl積累了100多項5g核心技術和專利,在5g終端的研發和商業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還宣布與中國聯通成立“中國聯通與tcl通信5g終端創新聯合R&D中心”。Tcl華興也在打造智能工廠樣本,構建該領域首個工業互聯整體加工解決方案,向客戶出口“ai× Manufacturing”的智能加工解決方案,以推動公司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營銷心得」【新聞發布公司】7000名員工無一感染,逆勢增長25.3%!這家公司究竟做對了什么?

Tcl華興無人工廠

當然,機會永遠不會青睞沒有準備的人,提前準備尤為重要。僅在2019年,tcl就投入了54.6億元人民幣進行研發,在6155名R&D技術人員的努力下,共提交了2752項pct國際專利申請,共11261項申請,量子點公開專利排名世界第二。2019年6月,tcl召開首個技術合作開放大會,聘請29家行業權威機構擔任技術顧問,向世界發布13個前沿技術合作項目,通過“自主研究+合作”的開放創新,加快核心基礎技術突破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

「營銷心得」【新聞發布公司】7000名員工無一感染,逆勢增長25.3%!這家公司究竟做對了什么?

“適者生存,適者生存”不僅是生物學的生存法則,也是公司的生存法則。誰能提前準備,誰就有更好的機會取得成功。

04.結論

疫情之下,誰都難。有的人墮落了,有的人卻逆勢而上,大有作為,創造了奇跡。

Tcl以實際行動承擔社會責任,把一份優秀的“戰爭疫情”答卷交給員工、公司、社會乃至全球產業鏈。從tcl的“戰爭疫情”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負責任、負責任、有遠見的企業在互聯網上的形象。

正如李東生所說:“困難的時候,堅韌是最重要的。只要選擇的產業方向和技術方向有前途,就一次次咬緊牙關。”

大公司被小公司快速發展。tcl創造的奇跡為所有中國企業提供了一個模式。如果我們不能打敗我們,那只會讓我們更強大!


上一篇:「營銷心得」【信息發新聞】TCL75吋量子點,現代生活新標配

下一篇:「營銷心得」【軟文發表】慧智盈


標題:「營銷心得」【新聞發布公司】7000名員工無一感染,逆勢增長25.3%!這家公司究竟做對了什么?? ??

地址:http://www.good-jn.cn/a/rwfb/13392.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