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開始】
國潮軟文案:為啥現在連賣個牙膏都這么有文化?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最近刷手機,看到那些國貨品牌的廣告,突然不會說人話了?買個點心禮盒,包裝上寫著“拂曉前的第一縷麥香,喚醒盛唐味覺記憶”;下單一支牙膏,詳情頁赫然標注“宋朝士大夫的口腔清潔哲學”。……等會兒,這到底是在賣貨,還是在搞歷史文化教育?
國潮軟文案,早就不是簡單的廣告詞了,它成了一種現象,甚至一門生意。
一、所以,到底啥是“國潮軟文案”?
我們先得把這個詞掰開看看。
“國潮”,好理解,中國+潮流嘛,帶有中國文化元素的時尚設計。那“軟文案”是啥?它不像硬廣那樣直接喊“新品上市!全場五折!”,而是把賣點藏在故事里、情緒里、甚至一種“感覺”里。讓你還沒意識到這是廣告,就已經被種了草。
當“國潮”遇上“軟文案”,就變成了:用充滿中國傳統文化韻味和現代網感的語言,給產品裹上一層文化糖衣,讓你為“感覺”和“身份認同”買單。
舉個例子吧。普通拖把廣告可能說:“超強去污,吸水性強”。但一個國潮拖把可能會說:“一桿清居,執凈如御物。每一次俯身,都是對家的朝圣”。好家伙,拖個地還拖出儀式感和神圣感了?
二、它為啥能這么火?背后是誰在買單?
這事兒不能只看表面。國潮文案的爆發,其實是踩準了幾個關鍵點。
- 情緒價值拉滿: 現代人買東西,尤其是年輕人,早就不止于“實用”了。他們更買“情緒”和“意義”。一句“把這口春天吃進肚子里”(針對青團產品),賣的不僅是糯米團子,更是一種季節的儀式感和短暫的美好體驗。
- 文化自信的抬頭: 這是大背景。大家越來越覺得用中國的東西、聽中國的故事、認同中國的審美,是件挺酷、挺自豪的事。品牌方用文案一撩撥,這種認同感就轉化成了消費力。
- 社交貨幣的屬性: 買一個包裝上寫著“朕餓了”的糕點,你第一反應是啥?是拍照發朋友圈啊!這些產品本身就自帶話題,它們的文案成了消費者展示自我品味、獲取點贊的工具。
那么,是誰在為這些華麗文案瘋狂下單?核心是 Z世代(95后)和年輕都市白領。他們成長于國家強盛期,對傳統文化有好奇和認同,同時又是互聯網原住民,對新穎、有趣的表達方式接受度極高。他們買的不是產品,是一個故事,一個可以分享的體驗。
三、好的國潮軟文案,到底好在哪?
不是所有堆砌古文、亂用典故的文案都叫好文案。真正出圈的,往往做到了以下幾點:
- 共情,說人話: 能精準捕捉到現代人的某種情緒,哪怕用古文,也能讓你覺得“哎呦,這說的不就是我嘛?”。
- 跨界混搭,制造驚喜: 把古代的意象和現代的生活場景粗暴結合,產生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比如“用貴妃同款珠粉光澤,開啟你的8小時通勤”,把“貴妃”和“通勤”放一起,既有距離美又有現實感。
- 留白,讓你自己品: 不會把話說盡,而是留點想象空間。讓你自己去填補那個意境,一參與進去,印象就深刻了。
不過話說回來,套路看多了也會膩。現在有些品牌已經開始陷入新一輪的同質化競爭,動不動就“東方美學”、“宋極簡”、“唐繁華”,具體這些美學到底怎么應用,其背后的深層文化邏輯或許還需要更多考究。消費者也開始疲勞了。
四、自問自答:幾個關鍵問題
1. 國潮文案是不是在搞“文化綁架”?
問:把文化和商品綁這么死,是不是一種道德綁架?不買就是不支持國潮? 答:談不上“綁架”,更像是一種“共謀”。品牌方提供了文化符號和情緒價值,消費者主動愿意為此付費,各取所需。當然,如果文案生搬硬套、文化解讀錯誤,那就會翻車,會被認為是“蹭”文化,反而會引來反感。
2. 產品不行,文案再好有用嗎?
問:如果產品本身質量拉胯,光靠文案吹得天花亂墜,能長久嗎? 答:絕對不行!文案是“0”前面的那個“1”。文案能帶來第一次驚艷的購買,但產品力才是讓消費者回購、并成為忠實粉絲的根本。否則,就是一次性的網紅消費,潮水退了,就知道誰在裸泳。光有文案,或許暗示其產品有獨特之處,但最終還得靠實力說話。
3. 未來會怎么走?能一直火下去嗎?
任何潮流都有周期。國潮文案肯定不會一直以現在這種形式火下去。未來的方向,我個人覺得會是:
- 從宏大敘事到個體關懷: 少講點“王朝”“盛世”,多關注具體個體的、細微的情感體驗。
- 從符號堆砌到文化深度: 不再滿足于用個龍鳳圖案、寫句詩詞,而是真正深入某種文化、某個地域,做出更獨特、更有深度的內容。
- 從“裝”到“真”: 語言可能會回歸更真誠、更松弛的狀態,用更現代的白話去表達東方智慧,而不是一味地之乎者也。
說到底,國潮軟文案是一場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共謀”。我們共同用消費行為,表達著對自身文化的某種認同和期待。
它是一面鏡子,照見的是這個時代里,我們既想向前奔跑,又想回頭尋找些什么的復雜心情。下次再看到那種“看不懂但大受震撼”的文案,不妨品一品,它到底是想掏空你的錢包,還是真的,戳中了你的某處心思。
【文章結束】
上一篇:國慶帶孩子出去玩的實用推薦指南
標題:國潮軟文案:為啥現在連賣個牙膏都這么有文化?? ??
地址:http://www.good-jn.cn/rwfb/101294.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