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試過在深夜翻遍通訊錄,卻發現再也撥不通那個最熟悉的號碼嗎?民政部去年統計顯示,每年新增喪偶女性達37.8萬,這一個數字背后是無數個突然安靜下來的家。上周幫閨蜜整理她先生的遺物,看見她面朝衣柜發愣的樣子,突然想跟正在經歷這些的姐妹們嘮點實在話。
朋友圈到底該發什么?
記得先生剛走那會兒,我盯著手機相冊里三萬張合影,發九宮格怕人說矯情,完全沉默又憋得慌。后來心理醫生提醒我:"哀傷需要出口,但也需要留穩妥閥"。現在回頭看,這三類內容既療愈自己又不讓親友尷尬:
- 隨手拍的云霞或綠植(配文"他應該看得見今天的晚霞")
- 孩子成長的片段("爸爸教的象棋終于贏過我了")
- 舊物件的新故事(把他領帶改成窗簾綁帶)
千萬別學我當初連發半個月燭光照片,搞得親戚們都來問要不要介紹相親。
那些遺物怎么處理才不揪心?
閨蜜上個月差點把丈夫的釣魚竿送人,結局在竿套里摸到沒拆封的降壓藥,坐地上哭了兩小時。給人們列個處理進度表,親測有效:
時間時期 | 適合處理的物品 | 暫緩處理的物品 | 永久保留項 |
---|---|---|---|
1-3個月 | 洗漱用品 | 常穿的外套 | 手寫信件 |
半年后 | 過期藥品 | 工作電腦 | 婚戒 |
1年后 | 磨損的鞋子 | 手機 | 影像資料 |
記得把香水噴在布偶上再收進密封罐,想念時開個小縫,味道能存三年。
節假日怎么熬過去?
去年清明我在超市買菜,聽到背后有人喊"老婆",手里的蘆筍撒了一地。后來學聰明了,現在逢年過節就干三件事:
- 提前網購食材(避開生鮮區的夫妻檔)
- 給孩子布置"給爸爸寫信"任務(轉移留意力)
- 約單身姐妹自駕游(今年在婺源看了油菜花海)
千萬別像我同事王姐,去年中秋非要去常去的餐廳,結局看見別人全家聚餐,回來高燒三天。
怎么面對"往前走"的勸解?
上個月同學聚會,林姐拉著我說"都兩年了該考慮新生活"。當時真想懟她"你離婚三次懂什么",話到嘴邊變成"我在學他沒完成的潛水證"。要我說啊,療傷不是遺忘,而是學會帶著缺失生活。現在每周四雷打不動做兩件事:
- 去他常喂流浪貓的巷子補貓糧
- 在廚房燉他最拿手的蘿卜牛腩
聞著香味哼他跑調的歌,好像又回到女兒兩歲時,他圍著草莓圍裙慌手慌腳的模樣。
最后說點戳心窩的
前天收拾書房,發現他2016年的臺歷上圈著我生日日期,旁邊歪歪扭扭寫著"買巖鹽燈"。要擱以前肯定哭濕枕頭,現在反倒笑出聲——這一個理工男當年送的禮物總是這么"實用"。
姐妹們記住了,悲傷不會消失,但會變得柔軟。昨天女兒翻出他落灰的吉他,彈錯音時突然說:"假若爸爸在,肯定又要說'弦該換了'"。你看,我們開始笑著回憶了。
要我說啊,真正的告別不是刪除所有痕跡,而是把他的習慣活成自己的生命印記。就像我到今日切洋蔥還是會流眼淚,但終于明白,當初他不是笨得學不會,而是故意逗我搶著下廚。
標題:走過失去丈夫的陰霾:朋友圈療愈手記? ??
地址:http://www.good-jn.cn/rwfb/92341.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