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聚集

一瓶礦泉水憑啥刷爆朋友圈?
去年夏天,你可可以在電梯廣告里見過這一個畫面:穿著粗布衫的老農蹲在山澗邊,用竹筒接水的鏡頭延續了整整7秒,背景音只有流水聲。這就是龍夫山泉的破圈廣告片。但真正讓它從地域品牌躍升為全網熱點的,是一系列“不像廣告的廣告”——今天咱們就拆解它的新聞標題套路。


第一招:用“反常識故事”撕開流量口子
當所有礦泉水都在強調“純凈”“礦物質”時,龍夫山泉干了件怪事。他們拍了組對比測驗:
用自家水煮糙米,25分鐘開花
用普通水煮,38分鐘才軟化
配上標題《山泉煮飯更快?83歲畬族阿婆的廚房秘密》。

這波操作藏著兩個心機

  1. 具象化賣點:把抽象的PH值7.3轉化成“做飯省燃氣”
  2. 制造社交貨幣:曬對比圖的人都在暗示“我懂生活竅門”

景德鎮瓷器廠老板老周告訴我:“自從轉發這篇到顧客群,每次送貨都有人問能不能搭箱礦泉水——他們覺得能火速煮透瓷泥的水肯定養釉。”


第二招:在爭議地帶精準埋雷
當行業都在回避“水源地”敏感話題時,龍夫山泉反而拋出《每天20噸泉眼為何只取8噸?》。文章里算了一筆賬:
泉眼日涌量:22.6噸
灌裝取用量:7.8噸
生態回補量:3噸
用紅筆圈著取水口的監控截圖說:“多取2噸就能多賺15萬,但我們不敢。”

這一個動作達成三重效果
① 破除“商業開采破壞生態”的潛在質疑
② 用克制感拉高品牌格調
③ 監測數據變相佐證水質穩定


第三招:把網民變成內容生產者
最絕的是他們發起的#泉水盲測挑戰#。在茶圈、咖啡圈、母嬰圈分別投放定制文案:
茶友版:“你的普洱苦味重?可能是水不對”
寶媽版:“沖奶粉的水里,藏著寶寶第一口‘鮮’”(附TDS檢測教程)

杭州茶館主理人@陸羽記 曬出測評視頻:“用龍夫山泉泡陳年熟普,茶湯亮度增強30%。”這條獲贊12萬的UGC,比品牌自營賬號的轉化率高4倍。


小心!這些坑千萬別踩

  1. 盲目模仿“情懷路線”:東北某礦泉水品牌效仿山水紀錄片,卻被扒出水源實為市政供水
  2. 數據造假反噬:有品牌編造“1分鐘煮沸”測驗,遭高校測驗室公開打假
  3. 忽略場景適配:在干燥地區強調“保濕功效”顯然違背常識

軟文類型查找統計表對對碰

類型適用時期投產比風險指數
測評對比類新品上市1:5.8
爭議話題類品牌升級1:3.2
UGC裂變類網民深耕1:9.1

(數據來源:2023年快消品數字營銷白皮書)


獨家追蹤:依循我們團隊在武夷山區的實地探訪,龍夫山泉的農戶合作模式暗藏玄機。他們以高于市價18%的價錢收購山林養護權,但要求村民每月拍攝3條短視頻——這些原生態素材庫,才算是支撐其“延續產出爆文”的底層燃料。

下次看到某個品牌突然刷屏時,不妨想一想:是真的偶然走紅,還是早有人在山泉源頭埋好了內容引線?

上一篇:龍鳳褂VS秀禾服:你的婚服藏著多少秘密?

下一篇:龍燈還能這么玩?95后小伙靠舞龍年入百萬的真相


標題:龍夫山泉爆紅秘訣:3個軟文營銷狠招揭秘? ??

地址:http://www.good-jn.cn/rwfb/93154.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