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聚集

你是不是常常被老板催著"搞篇宣傳稿",結局寫出來總被批"太硬"或"太水"?去年我給某母嬰品牌做咨詢時,發(fā)現(xiàn)他們每月浪費3萬元發(fā)錯稿件類型。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說說這倆看著像雙胞胎、實則南轅北轍的傳播器械。


一、遺傳因子差異:官方通報vs民間故事會

核心癥結:為什么政體開軟文發(fā)布會采用通稿,網紅帶貨卻愛軟文?
這事兒得從根上扒——新聞通稿是正經的"官宣血脈",1954年美國人搞出來的通訊社發(fā)明權,注重個一板一眼;軟文倒像是街頭巷尾的八卦,最早就是報紙上的文字廣告,渾身透著機靈勁兒。

舉一個實例你就懂:
某車企新車自燃事物
新聞通稿寫法
"2025年5月5日,XX汽車針對近日互聯(lián)網流傳的車輛自燃事物發(fā)布聲明:經第三方檢測機構確認,事故系外部火源引燃,已啟動車主關懷計劃……"
公司新聞的寫法
"凌晨三點,工程師老張接到電話就往現(xiàn)場沖,路上還闖了個紅燈。當他從灰燼里扒出完好的電池組時,突然笑出了聲——這玩意兒居然利用了最嚴苛的穿刺測試……"

看出門道沒?前者像法庭陳述,后者像電影劇本。一個要的是點水不漏,一個玩的是移情共情。


二、生產流水線大揭秘

核心癥結:同樣3000字,為啥通稿成本比軟文貴3倍?
拆開報價單你就驚呆:

環(huán)節(jié)新聞通稿公司新聞
素材采集需多方核實+紅頭文件網民故事+商品賣點
審核流程三重審批+法典背調商圈部直接過稿
發(fā)布渠道新華社/人民網等知乎/小紅書/社群
效果周期3天爆點+1年長尾1周發(fā)酵+3月延續(xù)

去年某科技公司上市,通稿光律師費就花了2萬,但軟文找大學生寫手才付了800。不過別被表象騙了——通稿的權威背書能撬動百萬級政令補貼,軟文可能當天帶貨50萬


三、生死揀選題:什么時候該用哪個?

核心癥結:新品發(fā)布到底發(fā)通稿還是軟文?
記住這一個萬能公式:
硬核技術+行業(yè)首/唯一=通稿
比如說"全球首個量子芯片量產"就該走通稿,蹭上央視報導比投1000萬廣告都管用

情感連接+采用場景=軟文
像"寶媽哄睡神器"這一類商品,寫成《凌晨2點的哭聲,讓我發(fā)了它》直接引爆媽媽群

去年雙十一有個經典案例:
某家電品牌同時投放兩種稿件

類型花費直接轉化百度指數(shù)增長
通稿8萬23單+1200%
軟文3萬1800單+300%
結局老板把商圈總監(jiān)罵得狗血淋頭——原來他們正在融資,投資方盯著行業(yè)聲量呢!

最近發(fā)現(xiàn)個有趣現(xiàn)象:頭部公司開始玩"雜交體"。上周某手機品牌發(fā)了個《測驗室爆炸聲背后的18個》,明著講故事,暗里塞了5個技術革新點,既上了行業(yè)媒介頭條,又在抖音收獲10萬點贊。看來將來的傳播高手,都得學會在鋼絲上跳融合舞。你說,下次你們公司發(fā)稿,要不要試試這招?

上一篇:軟文和推廣到底有啥不同?3分鐘看懂營銷核心差異

下一篇:軟文和營銷到底是什么關系?


標題:軟文和新聞通稿到底差在哪?企業(yè)傳播必懂的3大分水嶺,選對策略立省50%預算? ??

地址:http://www.good-jn.cn/rwfb/92457.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lián)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