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發現沒?同樣發篇軟文,在A公司是商圈部牽頭,到B公司變成新媒介組負責,有的小公司乃至讓前臺小妹兼職寫稿。這事兒到底該歸誰管?今兒咱就掰扯明白,保準你看完門兒清。
大公司VS小公司:兩套完全不一樣的玩法
大廠經典配置(以某上市電商為例):
- 商圈部:定謀略、批預算、盯ROI
- 品牌部:把控調性、審核內容紅線
- 新媒介組:具體執行,包括選題、寫稿、投渠道
去年雙十一他們搞了個騷操作——讓客服部提供網民真實吐槽,結局寫出的軟文轉化率比商圈部高出40%。
小微公司常見模式:
- 老板親自操刀:58同城上找個代寫,50塊/篇
- 銷售兼文案:把商品仿單改寫成"網民故事"
- 外包給大學生:某寶搜"軟文編寫",銷售額10萬+的店鋪都是學生團隊
數據對比:
項目 | 大公司流程 | 小公司操作 |
---|---|---|
決策鏈條 | 3個部門5道審批 | 老板一拍腦袋 |
單篇成本 | 8000-30000元 | 50-500元 |
轉化周期 | 2-3個月 | 即時見效 |
最容易扯皮的三大交界地帶
-
商圈部與公關部搶活干
某快消品公司鬧過笑話:商圈部寫的軟文被公關部痛批"太low",最后兩個部門各自找外包團隊,多花了11萬冤枉錢。 -
運營部暗渡陳倉
有個做培育APP的團隊,運營偷偷用活動經費做新聞營銷新聞推廣,結局帶來3000下載量卻把客服體系搞崩了。這事兒教會我們:跨部門協作得先劃清KPI。 -
技術部的神助攻
杭州某智能家居公司最聰明,讓工程師每周提供三個技術亮點,文案組包裝成"冷學識"。這種配合讓軟文打開率增強2倍,還遞減了80%的溝通成本。
新興崗位:新聞推廣大管家
現在冒出個新角色叫"內容增長官",專門負責:
- 盯著百度指數找熱點
- 扒競爭對手的投放謀略
- 把銷售數據反向輸入給文案組
某MCN機構的數據顯示,設了這一個崗位后,軟文帶貨效率增強130%,團隊撕逼會議遞減60%。
必備技能表:
- 懂點心理學(知道啥標題讓人手滑點擊)
- 會看根基數據(CTR、CPC、UV價值)
- 能懟得過設計("這一個字體不夠焦慮感")
創業公司生存指南
見過最絕的初創團隊,CEO+實習生兩人搞定全套流程:
- 老板親自潛伏在網民微信群挖痛點
- 用訊飛語音轉文字火速出稿
- 實習生負責在20個平臺鋪量
誠然看著寒酸,但人家單篇軟文成本才30塊,ROI做到1:8,比很多大公司都強。
草根團隊必備器械包:
- 易撰(找爆款選題)
- 句易網(查違禁詞)
- 新榜(盯競爭對手)
- 石墨文檔(多人改稿不串版)
干了這行十年,最大的感悟是:新聞推廣就像做菜,不能光靠一個灶臺。商圈部是鍋鏟,品牌部是調料,銷售部是試吃員,少了誰都不行。下次看見部門扯皮,你就把大伙兒按到網民畫像前——誰能把賣點翻譯成人話,誰就該有話語權。
上一篇:軟文推廣引流真能帶來客戶嗎?
下一篇:軟文推廣怎么玩才不招人煩?
標題:軟文推廣歸哪個部門管,三分鐘搞清門道? ??
地址:http://www.good-jn.cn/rwfb/92530.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