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聚集

你肯定刷到過這種文章:開頭講養生學識,中間插段商品,結尾突然賣起保健品。上周我閨蜜就被坑了698塊,買回三盒"諾貝爾獎團隊研發"的酵素,結局發現生產廠家是養豬場轉型的。今天咱就扒開這層遮羞布,看一看軟文和軟廣告到底是不是親兄弟


一、遺傳因子檢測大不一樣

先看張對比表醒醒腦:

對比項優質新聞標題低級軟廣告
核心目的提供化解辦法粗暴賣貨
內容占比70%干貨+30%商品10%故事+90%推銷
受眾收獲學到新學識感覺被套路
法典風險標明"推廣"偽裝成新聞

去年某大V翻車事物就是典型案例:寫失眠調理攻略,最后推的褪黑素其實是普通壓片糖果。這種披著虎皮扮山君的操作,判賠了23萬,賬號還被永久封禁。


二、三大蛛絲馬跡辨真假

靈魂拷問1:看完能化解實際癥結嗎?
真軟文會教你:

  • 不一樣體質選枕頭的方法
  • 改善睡眠的呼吸訓練法
  • 助眠飲食搭配禁忌

假軟廣告只會說:

  • 失眠是出于缺XXX
  • 科學家最新發明
  • 限時折扣最后一天

靈魂拷問2:敢不敢曬缺點?
正經品牌這樣寫:
"這款床墊不適合體重超200斤人群"
"前兩周采用可能出現適應期酸痛"

黑心商家只會吹:
"適合所有人群"
"當晚見效無效退款"

靈魂拷問3:有沒有延續價值?
收藏級軟文會包括:

  • 自查表格
  • 操作流程圖
  • 資源清單

而軟廣告點開后:

  • 滿屏購物鏈接
  • 跳轉客服窗口
  • 彈窗優惠券

三、行業潛規則曝光

某MCN機構內部培訓資料流出,揭秘騷操作:

  1. 場景嫁接術:把商品融入熱點事物,比如說寫航天員食譜帶出代餐粉
  2. 焦慮遞增法:連續三篇講亞健康,第四篇突然推保健品
  3. 偽KOL養成:批量注冊醫生/律師賬號,其實都是初中畢業小編

更絕的是某微商團隊發明的"測評迷宮"
先發10篇不一樣品牌對比
第11篇突然說某小眾品牌勝出
其實都是自家貼牌商品


避坑防騙指南

記住這三個救命指標

  1. 消息濃度:千字內出現>3次品牌名,危險!
  2. 數據來源:敢標引用文獻的比用"探究表明"的靠譜
  3. 作者背景:真專家敢露執業編號,假大師只曬合影

某潛在顧客權益組織做過測試:
在標注"廣告"的軟文里,
83%存在夸大宣傳
而在未標注的"學識分享"中,
這一個比重飆到97%


說點得罪人的大實話:去年某上市公司的財報顯示,他們的軟文投入產出比是硬廣的3.8倍。但最新監管數據顯示,被處罰的虛假宣傳案例中,軟文占比從2019年的37%飆到2023年的69%。要我說,好軟文應該像老中醫——先望聞問切再開方,而非街頭賣大力丸的。對了,下次看到"震驚體"標題,先查查小編有沒有記者證,保準能篩掉九成騙子。

上一篇:軟文直播推廣全攻略,新手必看的5大黃金法則

下一篇:軟文真能替代硬廣嗎?


標題:軟文真是變相打廣告嗎?真相驚掉下巴? ??

地址:http://www.good-jn.cn/rwfb/92596.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