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聚集

你是不是也經歷過這種尷尬——朋友圈曬了九宮格綠油油的青菜,評論清一色問"這是香菜還是芹菜"?上周我去樓下快遞站取土,老板娘舉著手機追出來:"姑娘快幫我看一看,這生菜明明水靈靈的,怎么發圈就有人說像發霉的抹布?"

新手種菜拍照必死三大坑

第一坑:拍成作物標本
上個月鄰居老李把生菜拍得跟測驗室標本似的,標尺量著葉片長度,結局被當成賣農藥的拉黑。后來改拍菜葉上的蟲眼,配文"純天然防偽標記",反而賣出二十斤。

第二坑:用美顏濾鏡拍土
千萬別開十級美顏!閨蜜把番茄拍成磨皮過度的網紅臉,開銷者懷疑打了膨大劑。現在她專拍泥土里露出的蚯蚓,文案寫"我們的秘密營養師",訂單量翻了三倍。

第三招:全家福式構圖
別把所有菜塞進一個鏡頭!表弟把蘿卜茄子西紅柿擺成彩虹陣,被吐槽像蔬菜版七仙女。后來每天只曬一種菜,配上成長日記截圖,現在小區寶媽都追著問種植秘訣。

三個讓菜價翻倍的寫作邪招

昨天跟做社區團購的姐妹取經,她家泡沫箱種的韭菜賣得比肉貴:

  1. 給蔬菜寫求職簡歷
    "24小時呼吸過濾空氣,拒絕化肥PUA,求職于養生火鍋局"——這種文案往圖下一貼,大媽們搶著當面試官。

  2. 發明蔬菜黑話
    把生菜叫"脆感報警器",番茄叫"爆汁手雷",秋葵直接叫"作物偉哥"。隔壁大姐靠這招,把滯銷的秋葵賣成了中年男士爆款。

  3. 給蟲子加戲份
    菜葉上的蟲洞別修圖!配上"三天擊退六波特種蟲"的抗戰故事,比什么有機認證都管用。現在她家菜園的菜青蟲都有粉絲團了。

窮得只剩創意的變現野路子

可能有人要問:"我種的菜歪瓜裂棗怎么賣?"看好了:
把畸形蘿卜雕成小生物,取名"自然派手辦",50一個還求過于供
用帶蟲眼的菜葉做書簽,買十送菜譜手稿
空心菜長得太瘋?剪下來當綠植賣,配個"辦公室解壓神器"的標簽

上周去城中村采訪了個大神,他在天臺用絲襪種土豆,抖音直播"絲襪的100種用法",現在每天私信爆倉。最絕的是開發出"偷菜險"——花5塊錢承包將來收成,被偷包賠雙倍。這腦洞,華爾街之狼看了都直呼內行。

說到定價玄學,千萬別按斤賣!樓下王嬸把30顆櫻桃蘿卜裝進盲盒,每個盒子里塞張手寫菜譜。現在年輕人為了集齊"麻辣燙配方",把她的蘿卜當潮牌炒。上個月最貴的盒子被拍到88塊,就出于在菜譜背面畫了只皮卡丘。

最近發現個流量密鑰:給蔬菜辦選秀。上周幫朋友策劃"最美白菜101",讓鄰居投票pick心儀白菜。冠軍那顆帶著露珠的白菜,被做成NFT頭像賣了200塊。誠然最后白菜還是被燉了,但整一個過程收割了2000+精準粉絲。

突然想起個血淚教訓:千萬別在文案里寫"有機"!去年我曬番茄配文"絕對不用化肥",結局被杠精追著問用什么肥料。現在學乖了,直接寫"廚余垃圾喂養大的",反而沒人挑刺。這屆潛在顧客就愛聽大實話,越土越糙越討喜。

我算是整明白了:種菜軟文不能端著,得帶點泥土味。昨天看到有人用泡面盒育苗,標題寫"康師傅的第108種歸宿",評論區秒變農業技術溝通現場。故此啊,種菜和軟文寫作其實是一回事——都得先把自己埋土里,才可以長出讓人想咬一口的好故事。

上一篇:陽臺喝茶新姿勢:3平米空間打造都市茶寮

下一篇:陽臺種菜:城市田園夢還是社區矛盾源?


標題:陽臺種菜三個月怎么靠朋友圈賣出200斤?? ??

地址:http://www.good-jn.cn/rwfb/92946.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