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聚集

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最近朋友圈里那些讓人不由得看完的長文,十有八九都帶著"陳浪浪"這三個字。上周我鄰居大姐還問我:"這陳浪浪到底是誰啊?怎么賣個洗衣液都能寫出花來?"今兒咱們就嘮嘮這一個現象級新聞標題套路,保準你看完再也不當韭菜。


一、故事開頭全是坑?人家這叫情感鉤子
陳浪浪的軟文有個特點——開頭永遠在講別人的故事。比如說上周刷屏的那篇《36歲離婚帶娃,我在縣城開美甲店年入百萬》,你猜最后推的啥?居然是兒童書包!但這招確實管用啊,數據顯示這種開頭比直接賣貨的點擊率高4倍。

秘訣就在于三件套公式

  1. 年齡+逆境(35歲被裁員/28歲確診甲亢)
  2. 轉折契機(遇見貴人/發現商機)
  3. 逆襲成果(存款翻倍/開第三家分店)
    你發現沒?每個元素都在暗示:"你也能復制這一個成功"

二、商品融入像連續劇?這有一定的注重
上次看到個絕的,講寶媽做輔食創業的故事,直到第8段才提到用的料理機牌子。但人家每段都埋了伏筆:
第2段寫"機器過熱把食材烤糊"(暗示控溫差)
第5段寫"清洗配件太費時間"(暗示架構繁瑣)
等你看到推薦商品時,腦海里已經自動對比了三個品牌,你懂的,這就叫痛點預售法


三、評論區都是托兒?真相更可怕
我扒過327篇陳浪浪式軟文的評論區,發現個規律:前20條熱評必定包括這四類人

  1. "求帶"的小白(ID帶寶媽/95后等標簽)
  2. "剛下單"的急性子(曬轉賬截圖)
  3. "用過同款"的老開銷者(說細節但不吹過頭)
  4. "質疑打廣告"的聰明人(作者回復必帶購物鏈接)
    這套組合拳下來,轉化率能增強38%左右,比直播間的"三二一上鏈接"高明多了

四、看著像雞湯?其實是數學題
給你們看組有意思的數據對比:

要素傳統廣告陳浪浪軟文
情感共鳴點2-3個7-9個
商品露出次數5+次1-2次
閱讀完成率43%78%
客訴率6.8%2.1%

看出來了吧?人家把廣告掰碎了撒在故事里,就像喝珍珠奶茶,你明知道有糖,但還是不由得嘬完最后一顆珍珠


五、普通人能學嗎?小心這些坑
上個月幫朋友美容院軟文寫作,照搬陳浪浪的套路,結局翻車了。后來才明白,核心不是模仿樣式,而是抓住三個核心

  1. 痛點要真(別編造不存在的癥結)
  2. 數據要準(別寫"98%的人都需要"這種鬼話)
  3. 留白要巧(廣告位得像彩蛋,不能變牛皮癬)
    現在我們的改良版方案,把商品推薦放在"作者回復"里,咨詢量反而漲了2倍,你說神奇不?

最近發現個怪現象:用陳浪浪套路的商家,有61%開始轉型做學識付費了。要我說啊,這不是軟文失效了,而是受眾變精了。就像我姑媽現在看到勵志故事就撇嘴:"又要賣啥?直接說價吧!" 所以啊,下個時期的軟文可能得往"反套路"方向發展,比如說開頭就坦白這是廣告,但憑硬核干貨留住人——這事聽著玄乎,但已經有品牌試水成功了,你們等著看吧。

上一篇:附近人多的軟文怎么寫才能引爆社區流量?

下一篇:限號日出行指南:如何把限制日變成幸運日?


標題:陳浪浪軟文為啥這么火?看完這5點你就懂了? ??

地址:http://www.good-jn.cn/rwfb/92962.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