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不是常常刷到別人的公眾號文章動不動就10w+,自己的文章發出去卻像杳無音信?昨天我翻到一個做寵物用品的賬號,人家用一篇《貓主子絕食三天后,我發現了這一個驚天秘密》直接帶貨2000單。今天咱們就嘮嘮,那些能讓人不由得轉發點贊的軟文,到底藏著什么門道?
軟文到底是啥?和硬廣有啥差別?
說白了,軟文就是披著羊皮的狼——表面看著像故事、干貨或情緒文,事實悄悄把廣告塞進你腦海里。舉一個例子:硬廣會直接喊"買我家狗糧!",軟文可能寫《救援流落狗三年,我終于找到讓毛孩子健康長壽的法門》。重點在于讓受眾自己咂摸出"這一個商品真不錯"的論斷,而非把廣告糊人臉上。
為什么有些軟文閱讀欣賞量高卻帶不動貨?
客歲有個做母嬰用品的案例特殊典型:一篇《當媽后才知道的10個本相》閱讀量破了8萬,終局商品鏈接點擊量才23次。厥后他們發現,癥結出在文章前半段都在講帶娃心傷史,最后突然甩出個奶瓶購物鏈接。受眾情緒還沒轉換過來,根本來不及反應。
好軟文得做到三點:
- 情緒鋪墊要足(讓受眾產生"這就是我"的共鳴)
- 痛點戳得要準(必須精準打擊到詳細采用途景)
- 轉化途徑要順(比如說看完育兒焦慮直接給化解方案)
新手軟文寫作最容易踩的三個坑
- 自嗨式寫作:把自己商品參數從頭寫到尾,受眾根本看不懂那些專業術語
- 熱門硬蹭:兒童節推老年保健品,就算蹭上流量亦是無效曝光
- 數據迷信:盲目追求閱讀量,卻忘了真正重要的是轉化率
有個做茶葉的友人就吃過虧,他寫的《中國茶道千年傳承》閱讀量不錯,但批評區都在探討史實學識,壓根沒人問茶葉怎么買。厥后改成《熬夜寫方案時的續命神器》,當月業務額直接翻倍。
怎么判斷軟文效果優劣?看這幾個數據
別光盯著閱讀量看!這幾個指標更為重要:
- 讀完率(文章看到80%的人占多少)
- 分享率(違心轉給友人看的才算是真承認)
- 留言互動(問"怎么買"的留言比夸文筆的更存在代價)
- 二次打開(隔天尚有人點進來看的才算優質內容)
某美妝賬號做過測試:把商品融入文案中間段的轉化率,比放在末端高37%。出于受眾看到此處正處于"急需化解方案"的興奮點。
爆款文案范文的黃金架構長啥樣?
我演繹了個"過山車公式",親測有效:
- 起——制造牽掛(用反常識標題吸引點擊)
- 承——代入痛點(詳細描寫受眾正在閱歷的糟心事)
- 轉——顛覆認知(拋出受眾沒想到的化解辦法)
- 合——自然帶貨(這時間推商品就像遞救命稻草)
比如說家電蕩滌服侍的爆文《空調拆開那霎時,我差點把早飯吐出來》,全程都在講空調藏污納垢的惡心畫面,最后牽強附會推舉蕩滌服侍,閱讀量破10萬當天接到300多個預約電話。
當初做公眾號還來得及嗎?
斷定有人要問:當初都短視頻時期了,還折騰圖文有啥用?我跟你說個真事:上個月有個賣頸椎按摩儀的顧客,在抖音投了五萬塊廣告,終局咨詢的人都在問"視頻里誰人書桌在哪買的"。厥后他們用公眾號寫了篇《程序員頸椎自救指南》,反而精準吸引到目的開銷者。
圖文內容的優勢在于:
- 能說清晰繁瑣新聞(比如說商品技巧定律)
- 方便反復查看(珍藏起來當攻略用)
- 適合深度種草(短視頻15秒很難講透優勢)
寫了這么多,切實最想說的是:別被那些"三天學會寫爆文"的課程忽悠了。我見過有深度的軟文寫手,之前是開暖鍋店的——人家就是特殊會留意日常生涯,能把商品變成受眾生涯場景里的"剛需品"。下次你軟文寫作卡殼時,不妨把電腦合上,去菜商圈轉兩圈,保準能找到靈感。你近來被哪篇公眾號新聞營銷經典案例種草過?歡迎在批評區嘮嘮,說不定下個爆款靈感就藏在這些故事里。
上一篇:微信公眾號軟文分隔符實戰指南,讓閱讀體驗飆升的排版秘訣
標題:微信公眾號軟文效果提升指南:從無人問津到10w+的秘密? ??
地址:http://www.good-jn.cn/rwfb/94540.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