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公司軟文怎么寫?這篇范例手把手教你!
【文章開始】
你刷到過那種吹得天花亂墜的公司介紹嗎?看完就忘,甚至有點反感?為啥有些軟文讓人想點贊收藏,有些卻只想快速劃走? 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聊聊,互聯網公司的軟文到底該怎么寫才不招人煩,還能真有效果。別整那些虛頭巴腦的,直接上干貨!
一、軟文不是硬廣,它到底是什么玩意兒?
很多人一聽說“軟文”,就覺得是變著法兒吹自己,藏著掖著賣東西。其實吧,好的軟文更像是一次真誠的對話。 它核心目的不是當場成交(那是硬廣的活兒),而是建立認知、傳遞價值、贏得信任。
- 問:那軟文和公司官網的“關于我們”有啥區別?
- 答: 區別大了!“關于我們”是官方履歷,一板一眼;軟文呢,得有故事、有溫度、能引發共鳴。它可能講的是:
- 一個產品誕生的幕后故事(比如,團隊為了解決某個用戶痛點,熬了仨通宵)。
- 公司某個獨特的企業文化瞬間(比如,周五下午的“黑客松”大賽有多瘋)。
- 對行業趨勢的獨到見解(不是空談,要結合自己做的事兒)。
關鍵點:別自嗨!想想讀者關心啥? 他們可能想知道:這家公司靠不靠譜?技術牛不牛?氛圍好不好?對我有啥用?
二、好軟文的“骨架”長啥樣?
結構亂七八糟的軟文,讀起來像迷宮。清晰的結構是留住讀者的第一步。 這里沒有絕對標準公式,但有幾個經得起考驗的模塊:
- 抓眼球的鉤子: 開頭至關重要!用一個問題、一個反常識的觀點、一個具體的小場景或痛點切入。比如:“還在為APP卡頓流失用戶發愁?我們當初也是!” 這比“XX科技,領先的移動解決方案提供商”強一萬倍。
- 有血有肉的故事/觀點: 這是主體。講清楚你的核心信息。 你是技術牛?那就用通俗語言解釋你解決了什么技術難題(別堆砌術語!)。你服務好?就講一個真實客戶從不滿到滿意的過程。你有情懷?展示團隊如何為一個理想目標奮斗。
- (自然的)價值植入: 在故事或觀點中,自然地帶出你的公司、產品或服務是“解題鑰匙”。比如:“正是基于對卡頓問題的深度研究,我們自主研發了XX加速引擎…” 注意是“帶出”,不是生硬插入。
- 可信的支撐: 光說“我們很牛”沒人信。需要證據:
- 具體數據: “用戶平均停留時長提升了70%”、“服務響應時間縮短至2秒內”。(注意:數據要真實!)
- 客戶證言: “某知名企業CTO說:‘用了他們的方案,運維壓力減半’”。(用化名或真實名稱,征得同意)
- 權威背書: 獲得的重要獎項、專利、與大廠的合作等。(別編!)
- 清晰的行動號召: 最后你想讓讀者干嘛?關注公眾號?下載白皮書?訪問官網?明確且輕松地告訴TA下一步。 比如:“想了解XX引擎如何幫你的APP提速?點擊這里,免費獲取技術解析文檔。”
三、踩坑預警!這些雷區千萬別碰
寫軟文最容易犯啥錯?看看反面教材:
- 案例:失敗的“極光科技”軟文
- 標題: 《極光科技:定義未來互聯網新紀元!》 (空洞!自嗨!)
- 內容: 通篇“全球領先”、“顛覆創新”、“頂級團隊”、“生態化反”… 全是虛詞! 沒一個具體例子,沒一個用戶故事,沒一個能看懂的技術點。讀完只覺得:這家公司可能很會吹牛?或許暗示他們擅長營銷包裝? 但具體干啥的?不知道。對我有啥用?更不知道。
- 結果: 閱讀量低,評論區一片“???”和“又瘋了一個”。
避坑指南:
- 拒絕假大空: 把“領先”換成“在某細分領域市場占有率第一”;把“創新”換成“我們用了XX方法,解決了XX老問題”。
- 少用最高級: “最”、“第一”、“唯一”慎用,除非有鐵證,否則容易招黑。
- 避免過度承諾: 做不到的事別瞎說,互聯網有記憶。
- 別忽視讀者智商: 別把讀者當傻子,真誠溝通。
四、手把手拆解:一篇及格線以上的軟文范例
標題:《從“卡”到“飛起”:一個小團隊如何讓百萬用戶APP告別卡頓?》
(鉤子:痛點切入 + 小團隊逆襲的吸引力)
正文:
“每天打開APP,轉圈圈轉得人心煩,恨不得摔手機!這是我們團隊自己都受不了的體驗,更別說用戶了。”(共鳴:從用戶痛點出發,拉近距離)
作為一家專注移動端性能優化的初創公司,“快碼科技”的幾位工程師自己就是重度APP用戶。創始人老張回憶:“有次團建打游戲,因為網絡波動卡成PPT,大家氣得嗷嗷叫。那一刻我們就想,能不能把‘快’這件事做到極致?”(故事性:真實場景,帶出公司名稱和使命)
想法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市面上通用的優化方案效果有限,深層次的渲染阻塞、資源加載沖突等問題像一團亂麻。 團隊花了半年時間,死磕底層邏輯。(挑戰:體現難度和投入)
“我們幾乎重寫了渲染引擎的核心模塊,” 技術負責人小李說,“難點在于,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初創公司嘛,你懂的),既要保證流暢度,又不能過度消耗手機性能。我們借鑒了游戲領域的幀同步技術,做了大量適配和優化…”(技術亮點:用通俗語言解釋,提到“幀同步”這種稍微專業但能懂的點,強調在限制條件下的創新)
效果如何?首個深度合作的客戶,一款擁有百萬日活的電商APP,接入我們的‘蜂鳥加速引擎’后: * 頁面平均加載時間:從4.3秒 → 1.2秒 * 首頁渲染卡頓率:下降85% * 用戶次日留存率:提升了15個百分點 (證據:具體、可衡量的數據,說服力強!)
客戶反饋:“流暢度的提升是肉眼可見的,用戶投訴少了,購物車轉化率也有明顯提升。”(證言:第三方背書)
當然,技術沒有終點。 隨著5G和更復雜應用的普及,新的性能挑戰不斷涌現。快碼團隊現在正研究如何在弱網環境下保持極致流暢,以及如何更好地適配千奇百怪的安卓機型…(展望未來:體現持續投入和思考)
讓每一次點擊都絲般順滑,這是“快碼”的小目標,也是我們每天都在死磕的事兒。(回歸初心) 你的APP也在為性能煩惱?歡迎聊聊,看看“蜂鳥”能否助你一臂之力!>> [點擊了解蜂鳥引擎技術細節] (行動號召:明確、直接)
五、為啥這篇范例能及格?
- 結構清晰: 痛點 → 起源故事 → 挑戰 → 解決方案/技術亮點 → 效果驗證 → 未來展望 → 行動號召。
- 有故事有溫度: 團建卡頓的細節,讓公司形象更鮮活。
- 重點突出: 解決了“卡”的問題,且效果有數據支撐。 “蜂鳥引擎”這個產品名被自然帶出。
- 用詞接地氣: “卡成PPT”、“氣得嗷嗷叫”、“死磕”、“你懂的”… 口語化,不端著。
- 證據有力: 具體的時間、百分比數據提升,比“顯著提升”有力得多。
- 不過話說回來, 這種“小團隊逆襲”的故事模板用多了會不會審美疲勞?可能也需要警惕。 重點還是故事背后的真實價值和差異化優勢。
六、寫軟文,心態要擺正
最后啰嗦一句,寫軟文不是寫高考作文,非得辭藻華麗。核心是有效溝通。 把它當成跟一個朋友介紹你正在做的、覺得挺牛的事兒。想想怎么講他能聽懂、能記住、甚至能認同。
別怕暴露“不完美”。 可以說說遇到的困難、走過的彎路,這反而顯得真實可信。比如,“我們的第一版方案其實效果不理想,后來推倒重來…” 這比一路高歌猛進更打動人。
記住: 軟文的終極目標,是讓潛在用戶、合作伙伴甚至未來員工看完后覺得——“這家公司有點意思,做的事跟我有關/對我有價值,可以關注一下/聊聊看”。
最后的最后...
寫軟文是個技術活,也是個體力活。多看看別人怎么寫(尤其是那些讓你忍不住看完的),多想想自己公司的獨特之處(別家真沒有的,或者你家做得特別好的點),多改幾遍(刪掉所有空洞的形容詞!),好文案都是改出來的。
哦對了,關于如何精準找到目標用戶愛看的平臺和渠道,那就是另一個大話題了... 具體怎么投效果最好? 老實說,這個得不斷測試,不同公司、不同產品、不同階段,策略可能完全不同。這塊我也還在摸索學習中。 先確保你寫出來的東西本身是塊“好料”吧!
行動起來,寫一篇試試看! 別讓好故事爛在肚子里。
【文章結束】
上一篇:互聯網app軟文:為啥你總忍不住點開?揭秘背后的套路
標題:互聯網公司軟文怎么寫?這篇范例手把手教你!? ??
地址:http://www.good-jn.cn/rwfb/96917.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