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聚集

今日頭條賣課狂賺10億?!普通人能抄的3個流量密碼

【文章開始】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刷著刷著頭條,突然蹦出來一個“7天學會XXX”、“普通人副業月入過萬”的課程廣告?煩是有點煩,但更讓人抓心撓肝的是——憑啥這些人能賺到錢? 我天天刷,咋就沒看出門道呢?今天咱就掰開揉碎了聊聊,今日頭條里那些悶聲發大財的賣課生意,到底藏著啥貓膩?普通人能跟著喝口湯不?

案例先拍臉上:一個不起眼的Excel課,如何在頭條月入300萬? 不是瞎吹牛。認識個朋友(就叫他老李吧),之前老老實實做線下培訓,累死累活也就那樣。去年被熟人拉著“試試水”,在頭條掛了個售價498元的《職場小白7天精通Excel》課。他本來沒抱啥希望,結果...第一個月流水就沖破了百萬! 現在穩定月300W上下。啥概念?頂他過去干小半年!

這事兒當時把我下巴都驚掉了。Excel啊!聽著多沒勁的玩意兒!但冷靜下來一想,這恰恰踩中了頭條用戶的精準痛點:小白領、行政、剛畢業的學生...誰不想把手頭活兒干快點、讓領導多看一眼?498元,不過出去聚餐一頓的錢,轉換點生活效率?太劃得來了!


頭條用戶真傻錢多?真相可能反著來!

很多人覺得,頭條用戶下沉,看啥都信,錢好騙。這想法,大錯特錯! 頭條用戶是“精打細算”的老司機,尤其是對花錢的事,警惕性極高。

那么核心問題來了:憑啥人家愿意掏錢買你的課?

琢磨透了三點: 1. 戳中“即時痛苦”: 用戶刷到廣告的瞬間,腦袋里正被某個問題折磨著呢!比如,剛被老板罵報表做得慢、小紅書博主收入看著眼饞、孩子數學輔導氣到心梗...你的課程必須像“止痛藥”一樣,能立刻解決他的眼前麻煩。像那個Excel課,廣告就突出“加班到深夜改表格?掌握這3招,效率翻倍早下班!” 痛點夠痛,藥見效快! 2. 消除“認知負擔”: 別整一堆高大上術語!課程名就得是《7天X》、《零基礎X》、《傻瓜式X》... 讓用戶感覺“這東西我能學會”! 老李的課名,“小白”、“精通”、“7天”,三個詞組合拳,把“學不會”的疑慮打掉一大半。招生文案直接寫“會開機就能學”,多直白? 3. 展示“真東西”: 免費送幾節干貨!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直接在廣告里放一小段精華課節,或者搞個免費訓練營社群,老師真人露臉實操。讓用戶嘗到甜頭,感受到你真有兩把刷子,建立信任,后面轉化就是順水推舟。啥信息不給就讓人交錢?頭條用戶不傻,扭頭就劃走。

所以說,賣課不是“割韭菜”,本質是“解決用戶某個具體問題,并讓他相信你能解決”。 沒這個基礎,廣告砸再多錢都白搭。


流量到底從哪兒冒出來的?你可能想不到...

好,痛點找到了,課也打磨得夠“小白友好”,下一步:用戶從哪兒來?總不能守株待兔吧?

這是很多人困惑的地方。今日頭條的流量引擎,可不是隨隨便便就給你啟動的。

這就引出一個關鍵動作:精準喂養“流量池”!

頭條的玩法,跟公眾號、朋友圈私域不太一樣。它更像個巨大的信息分發中心。你得先主動“養”出一批對你這領域感興趣的精準粉絲,系統才會認為你的內容有價值、有受眾,然后...算法大哥才會慷慨地給你推流!

具體怎么“養”?核心三板斧: 1. 內容吸粉(核心!非廣告?。?/strong> 老老實實做干貨!比如你賣理財課,就發《普通人月薪5000如何存下10萬?》、《這5種信用卡分期就是坑!》這種真有用的內容,圖文、視頻、微頭條、問答都行。記住:核心是“利他”而非“賣課”! 持續輸出1-3個月,積累個幾千上萬的垂直粉絲。粉絲越多越精準,后續廣告越便宜! 2. 用付費流量“點燃”自然流量(關鍵?。?/strong> 光靠自己發內容累積比較慢。老李他們就玩了招狠的:在內容有點基礎粉絲后(比如幾千粉),直接投一點信息流廣告(DOU+或巨量引擎)。注意啊,不是廣告你賣課!廣告的是你的干貨內容本身!比如推一條講Excel快捷鍵的爆款視頻。為啥這樣?平臺喜歡“好內容+用戶互動”。你投錢推這條視頻,系統看到很多人點贊、收藏、評論、關注... 哇,這個內容和作者很受歡迎!以后可以免費多推一點! 這就撬動了免費的自然流量。花錢是為了將來不花錢或者少花錢! 3. 直播開播聚人氣(超級加速器): 頭條現在賊推直播!固定時間開播,不講虛的,就實操、答疑、互動。直播間活躍度高、停留時間長,平臺會默認你這有價值,嘩嘩給你推直播廣場流量!老李現在一周三場直播,成了他的“免費”流量主力入口。

養號養粉是慢功夫,但這是算法分發時代的根基。 沒有這個“池子”,直接硬砸賣課廣告,成本能高到讓你懷疑人生。當然話又說回來,這池子里的魚咋“撈”成訂單?“后端”轉化才是真本事!


最后一道關:用戶心動到下單,就差臨門一腳?

粉絲養起來了,廣告也精準推送給了潛在客戶,用戶還看了你免費內容覺得不錯... 最后關頭,人家為啥點那個“購買”按鈕?

這里有套“銷售漏斗”邏輯,步步為營(別被這詞嚇到,說白了就是流程設計):

  1. 廣告鉤子(引發興趣): 前文說了,打痛點 + 解決方案 + 看得見的收獲。
  2. 承接頁(建立信任 + 制造緊迫):
    • 權威信任狀: 你是哪路大神?(比如“前上市公司財務總監”、“10年Excel培訓專家”)
    • 用戶證言: 真學員拿到啥結果了?(比如“3天做完周報,準時下班真香!”)
    • 超值贈品: 買課送啥?模版、工具包、1V1答疑?(制造超值感,“羊毛不薅白不薅”)
    • 緊迫感 & 稀缺性: 限時優惠?前100名特價?(“錯過等明年?”)
  3. 低門檻入口(降低首次嘗試風險):
    • 比如先推個9.9元體驗課/訓練營。太貴?那就再便宜點!花個奶茶錢讓用戶近距離感受老師水平和服務態度,滿意了再轉化正價課。這步過濾不精準用戶,同時建立深度信任。
  4. 社群/私域經營(持續影響 + 裂變):
    • 只要用戶進來(買體驗課或加了客服),馬上拉進社群或者個人號朋友圈。社群干啥?展示正課學員成功案例、直播加餐、答疑互動、拼團搶購... 就是不斷刺激:你看,人家買了的都夸好,你還在猶豫啥?趕緊上車吧! 這一步的“溫水煮青蛙”特別重要。
  5. 正課轉化(價值交付 + 口碑積累):
    • 正價課內容必須夠硬核是硬道理。服務得好,學員滿意了,自然裂變(轉介紹)和復購就來了。下次你推新課,這群嘗到甜頭的用戶就是第一批付費用戶!

從流量引入到轉化成交,環環相扣。其中“體驗課+社群運營”是當前頭條賣課模型里最高效、成本最低的轉化利器。 整個鏈路跑通,一個賺錢的小閉環就成了。


現在干,還能上車嗎?關鍵看你能不能搞定這幾件事...

看起來很美,是不是隨便誰都能復制粘貼?未必! 雖然頭條流量依然巨大,競爭也確實更激烈了。但機會一直有,就看你玩不玩得轉以下核心點:

  • 選品是王道! 現在還能做的課,至少得滿足:

    • 需求廣但解決效率低: 比如個人IP打造(自媒體)、短視頻剪映實戰、副業項目實操(TikTok、小紅書)、家庭教育實戰(不搞虛理論)、針對特定人群的健康課(如寶媽塑形)等等。技能類、變現類、門檻低見效相對快的,永遠是香餑餑。
    • 效果相對外化、可感知: 用戶學完是不是真能提升效率?賺到錢?改善關系?這些結果越容易說清楚、可視化,越好賣。
    • 你的交付要過硬! 別忽悠,學員學不會、沒用處,罵街都是輕的,差評能把你流量源頭都堵死!
  • 持續優化“流量獲取效率”:

    • 素材創意:廣告圖/視頻得不斷迭代測試,點擊率決定生死。
    • 投放技術:錢要花在刀刃上,轉化率要盯緊。(不過話說回來,具體怎么精準投放、出價調優確實是個技術活,需要經驗累積,或者找個靠譜的投手合作)。
    • 內容生產:養號階段的干貨要保質保量持續輸出。
  • 強大的運營和銷售團隊(或能力):

    • 社群運營:得有人管群,能答疑,會互動,懂促單。這個活兒很細,也很累。
    • 銷售轉化:轉化正價課的話術、策略、節奏要拿捏好。
    • 學員服務:口碑建立靠交付,交付離不開服務。

想明白了?不如動手試試...

今日頭條上賣課這門生意,說白了就是 “用價值內容吸引精準流量,再用高效銷售漏斗完成轉化,最后靠口碑和復購躺贏” 的邏輯。它賺的是“解決方案”的錢,而不是單純的信息差。

老李那個Excel課能成功,背后是一整套從流量獲取到信任建立再到轉化交付的精細操作。拆解開來其實就那么幾步,但每一步都有門道,需要下功夫去琢磨、測試、優化。

別再問“賣課賺錢嗎?”了。真正的問題是:“我能解決哪一群人的哪個具體痛點?我能用多高效的路徑讓他們相信并付費?” 把答案跑通,機會就在那兒放著。

也許,下個月朋友圈曬爆單戰績的人,就是你?關鍵是,啥時候開始?

【文章結束】

上一篇:什么樣的營銷最適合寫成軟文?這5類內容最容易火!

下一篇:介紹我身后團隊軟文標題


標題:今日頭條賣課狂賺10億?!普通人能抄的3個流量密碼? ??

地址:http://www.good-jn.cn/rwfb/96976.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