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不是總在困惑:為什么自己寫的軟文沒人看?
上個月有個做母嬰用品的友人找我吐槽,說自己花三天寫的商品推文,閱讀量還沒超市促銷單頁高。這讓我想起剛入行時,把軟文寫成商品仿單的日子——密密麻麻的參數表,看得主編直搖頭。
切實軟文怎么寫就像談愛情,得知道對方想要些什么。今天咱們就聊聊這一個事兒,把那些看不見的要求變成看得見的技巧。
一、先搞清晰:你的筆墨要給誰看?
新手最容易犯的錯,就是面朝氛圍談話。上周看到個典型案例:某老年奶粉的推文里寫"Z世代新挑撰",終局批評區都在問"啥是Z世代"。
這里教大家兩個適用方法:
- 畫網民畫像:準備張A4紙,左邊寫"基礎新聞"(年紀/職業/常住地),右邊寫"生涯痛點"(比如說寶媽怕奶粉結塊,上班族焦慮沖泡時間)
- 平臺偵察法:在抖音搜統一類商品,看點贊最高的3條視頻批評區,把出現5次以上的中心詞記下來
舉一個真實例子:咱們給某智能水杯寫推文時,發現小紅書網民最關心"經期能不能設置55℃恒溫",而京東網民更在意"摔了三次還沒碎"。你看,平臺不一樣,要求天差地別。
二、別急著動筆:先做這道挑撰題
Q:商品有20個賣點,該重點寫哪個?
A:記著這一個公式 高頻要求×低知足度=中心賣點
客歲幫某掃地呆板人做推廣時,運用網民調研發現:
- 78%的人吐槽"纏頭發"(高頻)
- 市面上90%的商品沒化解(低知足)
于是整篇推文就聚焦"不纏頭發"這一個點,配上用假發做的暴力測試視頻,轉化率比常規文案高3倍。
三、會呼吸的文案長什么樣?
剛入行時主編教我:"好的新聞推廣平臺要讓受眾看到自己"。試著對比兩種寫法:
傳統寫法:"本商品采用納米技巧,深層清潔肌膚"
場景化寫法:"晚上十點加完班,用這一個洗面奶抹兩下就能卸妝,面朝浴室鏡子數毛孔都變少了"
這里尚有個速成技巧:給每個賣點配個詳細時間。比如說:
- 清晨6:30:咖啡機30秒出熱美式
- 下晝3:15:筆記本180度開合方便聚首展現
- 晚上9:00:洗衣機的嬰童模式剛好洗完哄睡后的衣物
四、數據不會撒謊:這三個轉化點必須埋
看過300+爆款文案范文后,我總結出黃金埋點公式:
- 好奇心缺口:開頭拋反常識論斷(例:"用了三年掃地呆板人,才發現前兩年都在白費錢")
- 信任加速器:中段插入第三方檢測報告(最好帶CMA標志)或真人測驗對比圖
- 臨門一腳:結尾設置限時權利(但別采用爛大街的"前100名",試試"留言區抽3人送同款")
有個護膚品案例很典型:他們拍了個"28天不用洗面奶只用清水"的測驗,天天打卡記載膚質變動,硬是把成分表寫成了連續劇。
五、避雷指南:這些坑我替你踩過了
剛開始寫食物推文時,我犯過個低級錯誤——把"零增添"身為主賣點。終局投放后發現,60%的咨詢都在問:"那用什么防腐?會不會變質更快?"
這里列出新手常踩的三大坑:
- 把行業術語當賣點(比如說"雙渦輪增壓技巧"不如說"沐浴水乍寒乍熱?用這一個花灑再沒發生過")
- 自嗨式吹噓("顛覆行業""重新定義"這種話潛伏顧客早免疫了)
- 疏忽負評防御(特殊是高價商品,要在文案預埋答疑,比如說"這么貴和個別款差別在哪")
七、終極測驗:你的文案及格了嗎?
教大家個土方法:把寫好的文案發給三個友人看,20秒后問他們:
- 記著哪個中心詞?
- 有沒有想吐槽的地方?
- 看完會搜查商品嗎?
客歲有個家居品牌的測試很有意思:他們發現提到"貓抓不破"時,養寵物的網民停頓時長多23秒;但提到"入口面料"時,反而有15%的網民直接劃走。你看,真實反饋比主觀揣測靠譜多了。
近來和某平臺經營總監談天時,他流露了個數據:2023年Q1閱讀量超過10萬+的軟文中,87%都符合"三秒準則"——就是受眾滑動屏幕時,前三秒必須看到與自己相關的中心詞。下次寫文案時,不妨先用這一個準則卡一卡。有些時間,少即是多。
標題:軟文創作必知必會:從零到精通的七個關鍵需求? ??
地址:http://www.good-jn.cn/rwfb/96162.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