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疫情期間,平臺突然收了1000元押金?
“外賣平臺的人突然收到我們商家的1000元履約保證金,不然就從18%調整到23%。”前天,后臺的一條消息引發了我的觀察。
這位姓張的粉絲在多方學習后,加入了山西某地級市的兩家飲料店。因為年前儲存的積壓商品,疫情好轉時他急于消化庫存,于是在外賣平臺上推出了一系列促銷活動。
“可能是我最近有很多單子。美團市的經理可能盯上我了。打電話給我說我會交1000元的履約保證金。如果我不付傭金,我會從18%增加到23%。美團的活動和平臺不提供。而且附近搜的客戶都找不到我的店,相當于黑名單。”張老板義憤填膺地告訴我。

“我開始想談判,但想想多年前積壓的貨物。如果真的提到了23%的錢,一分錢都賺不到,后來還交了。”章老板無奈地說道。
關于履約保證金的解釋,美團的城市經理從來沒有給過店主任何官方文件,但是這個保證金是干什么用的呢?是一年一次到期,還是永久?什么情況下可以退?沒有說清楚,他們通過電話“發號施令”。后來老板多方打聽,市里同行有的收到了,有的沒收到。"事實證明,這筆存款得到了不同的對待。"。

然而,這樣的事件也不例外。在河南北部一個小縣城開了三家直營店的向先生,也在2019年10月接到了類似的“保證金”電話,但金額是600元。
“我在美團幾年了,沒有交過押金,也不知道去年發生了什么。突然交了600塊。”無奈之下,項先生也交了定金。
張老板給我發了一張外賣流程圖的照片。從清單中可以看出,他的店鋪一周多的實際營業額為8289元,但扣除傭金、送貨費、活動補貼等費用后,付給老板的只有5764元——基本上損失了30%以上的利潤。
面對平臺的高比例,老板已經做好了計劃。“我們現在要建立自己的團隊,購買自己的電動汽車,并自己分銷。一家店一個月給5000多個平臺,能養更多員工。”
這個計劃不是個案。在湖南,一個老板已經把它付諸行動,他找到了一個建立自己平臺的方法,預計在3月底實施。
【/s2/】拿出3000多杯,利潤只有1000元?
程涵是做咖啡生意的,在湖南開了四家咖啡館,其中兩家是外賣店。這兩家店嚴重依賴平臺,美團和餓了么都走了。
沒想到,開業后,他被平臺上的薄利所震驚。“能在外賣上保護首都還不錯。我們正處于保本階段。”
他給我算了一筆賬。“以我們的一家外賣店為例。美團和餓了么雙平臺,一個月能有1500多單,單個2~3杯,日均100。杯子的量多,但是扣除平臺的各種抽獎,三個員工一個月能做三千多杯咖啡,只賺一千多塊。”
他還以一個訂單為例:這個單間客人實際需要交3.1元的送貨費,我們承擔2元。我們活動折扣承擔7.2元,客人實際支付43.9元,我們實際收到32.64元,43.9-32.64=11.26元,會流向平臺。綜合計算,外賣平臺其實有25.6%的“抽獎”。
所以,他不能在外賣平臺上“掛一棵樹”。他決定另辟蹊徑,先采用會員充值、滿贈的方式,默默積累了2000多名會員。
他還找了一個軟件供應商,把自己的收銀系統和會員系統連接起來,讓會員可以直接通過自己的微信公眾平臺在線下單,用預付卡支付,到店里領取。如果需要送貨,他準備用當地的跑腿平臺,收費4~8元。
“這個軟件開發前期投入了很多,但是長期來看性價比更高。軟件的服務費和交付費將比外賣平臺減少一半。我打算在三月底上網。測試一段時間后,我會逐漸放棄外賣平臺。促銷活動,只有一個櫥窗展示。”韓成說。
傭金一次又一次上漲,很多小店爬不起高
北京一家小咖啡店的老板從開店開始就下定了決心。他沒有去外賣平臺,而是建立了自己的客戶社區,為外賣制作便宜的咖啡,在老客戶中銷售咖啡豆、掛耳、咖啡器皿等零售產品。
“我算過了,根本沒有利潤。外賣平臺對于我們這樣的小店來說已經太高了,所以我在開店的時候就在想別的出路。”老板這么說的。
據了解,從2016年開始,平臺傭金進入了“再次雙增”的節奏,從5%到10%到目前的20%以上。此外,美團還推出了類似百度“競價排名”的業務,允許商家“花錢買點擊率更高的頂倉”。
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新冠肺炎肺炎對中國餐飲業的影響報告》顯示,在疫情防控期間,餐飲服務大廳的食品消費大幅下降,一些公司將希望寄托在送貨業務上。但91%的餐飲公司表示平臺的提成率并不優惠,2%的公司表示平臺的提成率仍在提高。

據《中國商報》報道,美團外賣目前對大型連鎖餐廳和中小型餐廳分別收取18%和23%的傭金。同時,商家一旦上傳餓外賣平臺,傭金率會上升3%~7%。
“目前,餐飲收入幾乎為零。60元起單個外賣,平臺要從中抽取近15元。外賣平臺抽取率逐年提高,現在要承擔一部分配送成本。如果你不做外賣生意,你只能坐在空.山上做外賣業務,在一定程度上相當于為平臺工作。”一個老板說。

無論是連鎖店還是小店,都要從一開始就樹立“企業品牌資產”的概念
從理性的角度來看,外賣平臺確實為餐飲企業拓展業務提供了便利。它只能作為商店周圍1-3公里范圍內的餐廳使用,突破了空的限制,并可以擴展到更廣泛的消費群體。
同時,平臺還拓展了餐飲的消費場景,幫助餐飲行業走上更廣闊的軌道。
對于新的企業品牌和新店來說,外賣平臺的巨大流量無疑可以大大縮短保存期,提升知名度和營業額。
無論是企業品牌的曝光,還是業務的推廣,外賣平臺都為餐飲行業起到了實實在在的幫助作用。事實上,許多企業品牌通過外賣平臺的幫助迅速崛起,并取得了長期的銷售成功。
任何業務的本質都是逐利,外賣平臺也不例外。對于飲料店來說,盲目去diss平臺是沒有意義的;極度選擇棄平臺不是好策略。
無論是大企業品牌還是小店,從一開始就要對企業品牌資產有一個合理的看法。
一方面凝結自己的客戶流池,建立“流主權”,積極開發零售產品,實現客戶訂單的推廣;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平臺的流量資源,優化價格結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抓住企業可以抓住的品牌曝光和業務推廣。
下一篇:「營銷心得」直播也救不了線下,線下零售轉型迫在眉睫!轉型的6個坑 怎么不使被坑?
標題:「營銷心得」傭金一升再升,不少小店“高攀不起”? ??
地址:http://www.good-jn.cn/a/rwfb/13750.html
注明“來源:文芳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推廣平臺,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對內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



